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38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发展跨入了高速时代,铁路技术装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北京铁路局为此提前介入,精心准备,创新设备维护管理模式,确保京津城际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建立了高速铁路动车组在不固定区段使用条件下周转优化的指派模型,并提出了解决该组合优化问题的蚁群算法,以及动车组使用数量的公式.最后以武广客专为算例,计算出动车组优化运用方案,并铺画了一个车站相关的动车组周转图.通过验证,本文模型和算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3.
在我国水力侵蚀5大分区选取典型铁路边坡进行径流小区侵蚀或沟蚀侵蚀试验。通过试验数据结果分析各个典型铁路工程边坡的水力侵蚀过程和主要影响因素,给出了铁路工程边坡水力侵蚀入渗过程、产流过程、产沙过程和侵蚀模数的时间过程规律,以及各过程主要因素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4.
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铁路运营模拟系统的特点、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针对目前国内外既有铁路运营模拟软件的不足,从工程设计角度探讨了我国铁路运营模拟系统的技术需求及其特点。结合目前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建设的基本形势,分析了工程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与生产运营相协调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开发融工程设计与运营计划于一体、促进区段与车站作业计划相匹配的铁路运营生产过程模拟系统的框架和技术要点;最后通过案例研究了利用模拟系统优化铁路线路设计方案的案例,证明线路设计方案的改善可以节省列车运行能耗1/4甚至更多。通过该系统,将有利于实现在设计阶段提高运输组织设计工作精细度,进一步强化设计工作与运营过程结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65.
膨胀性红土铁路路基基床动力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南昆线路基基床动力特性的研究专题,根据现场实际的膨胀性红土基床断面,选用了1/5的大比例尺模型,进行了室内基床模型激振试验,在所得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模型基床动力反应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可在实际工程中作为评价膨胀性红土基床设计和施工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6.
国内除钢轮钢轨轨道交通外,并存有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及有轨电车轨道交通,跨座式单轨和有轨电车从投资角度来讲优势更明显于轮轨;对于单轨系统噪声明显小于轮轨,适合地面段建设,还具备更强的爬坡能力和小曲线半径适应能力。而有轨电车信号系统在造价上更具有优势,同时具备系统组成简单,施工工期短的优点。作为突破钢轮钢轨的传统的新型轨道交通形式,主要针对跨座式单轨和有轨电车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7.
现代有轨电车信号系统及技术关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我国现代有轨电车项目研制背景和国内有轨电车的应用前景,介绍有轨电车信号系统的运营调度、正线道岔控制、平交道口信号控制、车载4个子系统,并按路权分类,分别阐述A、B、C3种路权可采用的信号系统,结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重点说明基于LTE技术的超大带宽车地双向无线通信网络、现代有轨电车的定位及平交道口信号灯控制等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68.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整体道床下沉后,如何调整轨面平顺度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对增加铁垫板下调整垫层高度后轨道刚度的变化、轨道几何形位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在目前条件下轨道结构尚处于稳定状态,但轨道结构的动态稳定性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使用刚性较大的酚醛环氧玻璃板作为轨面的调高垫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