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63篇
公路运输   242篇
综合类   202篇
水路运输   143篇
铁路运输   133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高健  艾建军  曹丽苹 《机电设备》2006,23(1):I0005-I0007
该文首先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功能目标和其主要内容,然后介绍其在现代企业中的优化组合和应用,以及对企业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个人快速交通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快速交通将进入商业化运营.对个人快速交通的发展历程、类型与技术经济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依据其目前实施情况,给出了可能的应用方向.个人快速交通较适合在下列场合使用:特定场所(如机场、高档开发区等),都市繁华区域短距离联系,市郊有较高活力的区域.为我国城市交通选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快速道路公交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时间、基建费用和运营成本、票费收支比、补贴和投融资、载客量、速度和灵活性、能源消耗等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快速道路公交在费用、灵活性和建设周期上具有较大优势,轨道交通系统在载客能力、环境景观和服务水平上更有优势,还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在层次分析法框架下讨论了发展快速公共交通的决策准则.提出了快速道路公交和轨道交通的两种组合模式:快速道路公交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和延伸,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平;快速道路公交作为轨道交通发展的过渡阶段,先发展快速道路公交,培育客流,待轨道交通建成后再将快速道路公交路权返还给社会车辆.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宜昌BRT(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对宜昌市夜明珠路进行改造,受众多因素控制,道路改造难度较高。介绍了工程建设条件及总体设计方案。总体方案结合路线两侧现状地形、控制因素等不同特点,将路线分为沿河线段和合流线段两个典型路段,并进行方案比选,综合各方面因素,得出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介绍基于UG二次开发的DTS名义值测量,本系统基于西门子的先进CAD设计平台NX之上开发的系统。以NX11和Visual Studio 2010作为运行和开发平台的,C、C++为开发语言,使用Block UI Styler为界面设计工具,NXOpen则提供了开发所需的应用程序包(API)。系统可以通过获取整车FVML(Finish Vehicle Measurement Location)文件包含的信息,通过用户选择文档中对应的零件特征,实现自动测量数模名义值及对应截面,并与FVML定义的数值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6.
250km/h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根据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思想所建立车辆-轨道垂横耦合模型,在充分考虑多种波长并存的情况下,仿真计算了250km/h高速铁路各种轨道不平顺的管理目标值。计算结果与日本和德国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的经验管理目标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际铁路与市域快轨在决策体系和功能技术上的现状背景,分析深圳、香港两地的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实践案例,旨在提出统筹空间规划、轨道交通规划与工程设计的决策支持框架。从出行人性化、空间相契合、经济可持续三方面阐述正确处理城际铁路和市域快轨关系应考虑的三方面因素。进而提出涵盖车站、线路、土地利用、周边接驳、投融资等方面的规划决策分析框架。强调城际铁路和市域快轨的功能要落实在都市圈的空间规划上,通过全程旅行速度来控制速度目标值的实现,进而确定车辆选型、供电制式、站间距等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18.
此文主要论述了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中企业主体的能动性问题.首先梳理了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在此背景下,提出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中企业主体的能动性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动性进行界定和具体分析.根据创新的概念,在综合之前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能动性大体可以分解为能力方面和动力方面,在能力方面,指出外部要素的利用能力、内部要素的管理能力和内外部要素的整合能力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三个重要部分;在动力方面,尽管文献中主要涉及市场力、科技力和政策力为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要素,此文所提出的能动性更强调企业所内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非外在的拉动力,这是因为企业内部的动力才是技术创新能动性的不竭来源.此文最后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主体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动力方面,提出了提高其能动性的一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船舶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将对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本文从分析智能制造的内涵人手,研究探索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智能制造相融合的思路,尝试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智能制造的新内涵,并对其在我国船舶行业的应用进行分析,进一步讨论目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装备制造业中的工业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琼 《机电设备》2009,26(2):34-36
简要介绍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及其与工业设计(现代设计艺术)的关系,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业忽视工业设计的原因,从产品开发设计的科学规律,提出工业设计的重要地位及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的主要特征。根据设计实际经验和教训,提出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