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262篇
综合类   449篇
水路运输   114篇
铁路运输   60篇
综合运输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由于集装箱码头大型设备具有资金占有量大、技术先进、运行成本高等特点,因此大型设备的管理特别是维修管理愈来愈受到各集装箱码头的重视。阐述了提高维修经济性的途径和维修经济学分析数学模型,然后对烟台港现有大型设备进行了分析,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秦琦  李源  祁斌  沈苏雯  周羽欢 《船舶》2012,23(1):1-10
在"增长放缓、风险增大"的2011年全球经济环境下,世界航运市场受"运力投放无休、运营成本增加"的影响而表现为"低迷不振"。新船的不断交付也使世界商船队年轻化势不可挡。新船建造市场同比有所下滑,液货船和散货船表现不佳,集装箱船和海工市场表现较好,新船价格呈现小幅下调趋势。预计2012年世界船市在三大主力船型上仍不容乐观,海工市场继续有尚佳表现。  相似文献   
143.
阐述了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利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对重庆市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同时通过多维灰色GM(1, N)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得出重庆市港口物流与经济增长整体上协调,有一定的发展能力,但是两者之间同时存在某些不协同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进而实现与区域经济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144.
铁路各项技术标准的选择既要立足于线路的功能定位,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与区域路网中相关线路的匹配。结合岳吉铁路自身的项目特点,从功能定位、路网协调性、车站分布及能力、工程经济合理性等方面分析了其牵引质量及到发线有效长度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5.
介绍了档案工作的现状 ,并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档案管理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6.
针对城市公交客车的运营特点,通过分析总结影响其空调系统的动力特性和冷量输出特性的重要因素,合理配置城市公交客车的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147.
嘉兴港煤炭海河联运构筑低碳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通过分析嘉兴港货物吞吐情况,煤炭中转现状,对比陆路运输与内河水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论证节能降耗,深化海河联运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并根据可行性研究给出深化海河联运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8.
我国港口竞争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地域形态,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带来港口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从港口经济发展带来的港口竞争入手,分析了现代港口竞争的主要内容以及港口争夺腹地货源的竞争;并针对港口竞争新焦点,就发展国际多式联运连接港口腹地的空间纽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9.
嘉兴市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跨越京杭大运河地面老桥龙凤桥,采用跨径布置为65 m+95 m+65 m的大跨径钢-UHPC连续组合梁方案,该方案在设计、施工和经济性方面都具有较显著的优势。采用Midas Civil 2021软件建立桥梁空间有限元模型,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各项验算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以为类似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0.
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和资源循环型的新兴生态工业经济.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它是以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原则,通过实现从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的运行机制,到全社会各层次主体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全方位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的转变,达到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和谐、物质的良性循环,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目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