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65篇
综合类   90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实现特大城市有效更新的重要路径。针对轨道交通TOD推动城市更新的机制保障及实现路径问题,从制度特征、核心主体及更新规律3个层面总结东京轨道交通TOD推动城市更新发展的特征,分析东京二子玉川站再开发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通过赋予以轨道主体为核心的再开发组织法定权利,将规划开发及土地利用的权利下放给市场,可以实现再开发组织自主进行项目设计和项目开发;实施“再开发促进地区”制度,放宽再开发区域内的容积率限制,能够激励轨道主体参与公共空间建设并获得更高的开发强度,推动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并实现参与主体的利益平衡。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特大城市TOD模式下的城市更新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2.
以石(家庄)-安(阳)高速公路改建工程为例,介绍了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方法与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为现场热再生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3.
沥青路面再生的关键技术是对老化沥青的再生。从沥青的微观化学结构入手,分析了胶体结构理论中各组成成分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并剖析了沥青的老化机理,从而提出了再生剂性能的技术要求,在分析了再生剂应有的组成成分的基础上试配了RT-A型再生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其再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4.
随着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维修养护量不断增加,再生利用旧沥青混凝土,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原材料,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该文简要介绍对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利用情况,以及公路工程的柔性下基层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5.
沥青再生扩散模型及再生效果评价方法分析和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散程度是反映老化沥青再生进程的重要指标,而扩散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地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再生进行描述。对比分析现有用于描述沥青扩散的模型、扩散理论、扩散效果评价手段及再生剂再生效果,总结不同模型、理论、试验条件间的差异,认为应进一步寻找一种更接近实际状态的RAP老化沥青膜,并加强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提出可通过模拟再生RAP老化沥青膜的试验方法,运用核磁共振(HNMR)与红外(IR)相结合的手段,观察再生进程并用沥青胶体结构的电导率方法对再生效果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6.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被动再生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的三维仿真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模拟计算了DPF连续被动再生过程中 m (NO2)/m (Soot )比例、排气温度及450℃时 O2浓度对再生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气中m(NO2)/m(Soot)比例为5时再生达到平衡,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去除微粒物;排气温度越高参与再生反应的O2越多,越有利于DPF再生达到平衡;排气温度为450℃及O2浓度为5%时达到平衡,其浓度越高则再生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7.
采用新基质沥青、新改性沥青和再生剂再生老化 SBS 改性沥青,测定了不同方式再生后的 SBS 改性沥青 RTFOT老化前后的25℃针入度和老化后的残留延度,以及不同老化时间后的质量损失。通过对不同再生再生方式再生后的 SBS 改性沥青的残留针入度比、残留延度和质量损失率进行对比,分析再生 SBS 改性沥青的老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新改性沥青再生的 SBS 改性沥青的老化性能优于通过新基质沥青和再生剂再生的 SBS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28.
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对路面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对原路面和基层回收材料进行分析,用掺入不同水泥和新骨料的冷再生基层材料,对处于不同面及基层厚度比的材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以及抗冻性的实验研究,并结合路面弯沉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材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9.
冷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改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307国道晋祠一夏家营段路面改造工程,通过对冷再生的工艺、设备、质量控制等的探讨,阐述了冷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改建工程中的应用,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相应合理的技术措施,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0.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恒温热源条件下实际回热式布畦顿循环的功率密度特性,计入工质与高,低温侧换热器的热阻损失,压气机,涡轮机的不可逆压缩和膨胀损失,以及管路系统中的压力损失,导出了功率密度与压比间的解析式,并通过数值计算将对应于最大功率密度时的一些参数与对应于最大功率时的同样参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