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65篇
综合类   90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神经外膜、束膜开窗神经端侧吻合术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将 15只SD大鼠一侧腓总神经切断 ,在胫神经外膜开 1mm小窗 ,将腓总神经远端吻合到胫神经开窗处 ,将腓总神经近端吻合到股外侧肌肉内。对侧肢体作实验对照。术后 3月在全麻下行电生理测试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取端侧吻合口部以远近胫神经、腓总神经及端侧吻合口部神经组织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 发现神经冲动能够通过端侧神经吻合处传播 ,神经传导速度比对照侧神经传导速度慢 ,有明显差异 (P <0 .0 5 )。光镜下吻合口处可见到胫神经发出侧芽。侧芽与胫神经伴行一段距离后 ,分叉离开胫神经 ,进入腓总神经。再生纤维主要为细小的有髓神经纤维。再生神经纤维及髓鞘面积显著小于正常腓总神经。电镜示再生纤维主要为细小的有髓神经纤维。结论 神经端侧吻合后 ,供体神经干可发出侧芽长入受损的神经干 ,侧支再生神经纤维主要为细小的有髓纤维 ,但质量较差。吻合后供体神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2.
馈能式电动悬架的原理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馈能式电动悬架,并对原理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对馈能式电动悬架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方案进行描述;其次,根据某具体车型的后悬架系统参数,设计电机作动器样机并进行特性试验;最后,通过整车台架试验检验所设计的悬架系统在随动状态下的馈能特性和悬架特性.试验表明,低频大振幅工况时,随动状态下的电动悬架可在基本保证车辆性能的同时回馈部分电能.  相似文献   
33.
多功能养护车是完成沥青路面病害快速处置的现代化作业机具,而将路面材料的就地再生利用作为养护车的标准配置是其作业功能的重要拓展,且是道路养护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探讨路面材料再生工艺及相关技术参数的优化对于保证和提高再生材料的路用质量、降低加热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4.
结合广东地区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工程,对比分析了3种稀释沥青类雾封层材料的基础性能、黏附性、对旧沥青再生效果和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试验路段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稀释沥青类雾封层材料可以有效再生老化沥青,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抗松散性能,修复微小裂缝,防止骨料松散脱落,同时改善路面封水效果,提高路面美观性。  相似文献   
35.
铝型树脂混合床制取脱盐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铝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与强碱性阴树脂混合床制取脱盐水的工艺方法及其再生过程,通过树脂改性提高再生废液的持续利用价值。从而消除对受纳水体的污染,并且降低系统的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36.
城轨列车设置地面制动电阻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再生制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如果使用车载电阻吸收再生能量,会有增加车体重量、隧道温升和浪费再生能量等缺点.地面制动电阻是一种很好的替代装置.结合广州地铁4号线,通过一个全新的系统仿真,对地面制动电阻的容量确定,位置设置等关键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地面制动电阻工作正常可以很好地防止再生制动失效.  相似文献   
37.
由于车辆荷载和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的作用,沥青路面经过一定年限的使用后就会出现部分的损伤和老化,因此为了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需要进行全方面的修缮,热再生沥青技术是重复利用废弃资源,保护环境和节约成本的重要技术,是道路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8.
对现行《石油沥青四组分测定法》(NB/SH/T 0509-2010)提出优化意见:在240℃下8h活化中性氧化铝;利用活化硅胶(及中性氧化铝)对正庚烷/石油醚进行脱芳;在溶剂冲洗阶段中使用二联球;接受瓶更换节点,改为淡黄色色带或褐色色带最低端接近脱脂棉部分2cm时;利用旋转蒸发法、萃取法对具有毒性的甲苯进行回收、纯化。改良后的沥青四组分测定法可以有效分离不同组分并具有较高的柱效。在沥青老化、再生过程中,通过关联四组分与三大指标,评价沥青老化程度、再生效果,为沥青性能评价提供微观视角。  相似文献   
39.
论文以实体工程为依托,在试验研究基础上,运用ABAQUS软件分别对三种不同基层材料组成的路面结构建立模型,分析其力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沥青面层处于受压状态,基层底面处于受拉状态,土基顶面处于受压状态;三种基层路面结构纵向拉应力均大于横向拉应力,且乳化沥青冷再生层的路面顶面弯沉值和拉应力最大,能较大程度地将荷载及应力分散,表现出明显的柔性基层的特性,具有很好的抗疲劳性能,对于防治反射裂缝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Nogo-A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大鼠脑组织中表达的分布与动态变化,探讨其在DAI后轴突再生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DAI后2h组、6h组、12h组、24h组、72h组、7d组,每组6只。应用大鼠头颅瞬间旋转损伤装置制作大鼠DAI动物模型。伤后不同时间点行病理切片HE染色及Nogo-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按大脑皮层、大脑白质、海马、胼胝体及脑干5个脑区,分析Nogo-A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DAI后各观测脑区神经元及少突胶质细胞中均可见明显的Nogo-A表达,其中以神经元表达为著,Nogo-A表达变化的时间规律为:2h即已明显升高(P<0.05),12h达高峰,至7d时,各脑区Nogo-A表达已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DAI后脑组织Nogo-A表达的分布与动态变化与DAI病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此种变化规律可能为伤后神经再生过程中在某种信号调节机制下的一种调适性表达变化,其可能为新生轴突延伸导向以及介导建立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