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9篇
  免费   293篇
公路运输   1451篇
综合类   1987篇
水路运输   1159篇
铁路运输   721篇
综合运输   21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智能低压系统在广州地铁3、4号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广州地铁3.4号线工程实例,介绍智能低压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应用结果表明,系统由于选用了高可靠性以及输入、输出均可编程的智能元件和尽量简单的系统结构,与传统的控制方式相比,功能强大、可靠性高、接线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由于大量减少了现场接线,缩短了现场安装、调试周期,且便于运营维护。该系统已在广州地铁其他线路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造模型,以南方某地铁为例,对开式、闭式及屏蔽门式等3种地铁环控方案,从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在非炎热地区,可不设空调时,采用开式环空方案为最优;在其它一定要设空调的地区,采用屏蔽门方案为最优。  相似文献   
993.
地铁乘客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深圳地铁乘客服务水平管理的实践,运用多变量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基于“以乘客为中心”的地铁乘客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确定了评价体系的递阶层次模型和统计处理方法,以对各地铁运营城市的乘客服务水平提供更科学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94.
探讨了用因子分析法中公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的替代指标,用其得分值作为新指标的数值.根据公因子对原始评价信息解释大小来计算新指标权重.然后,用线性加权法对评价对象的安全水平进行客观评价,最后,对此方法进行了比较应用研究,发现评价结论与其它方法有差别.  相似文献   
995.
刚性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是刚性路面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养护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依据国内外刚性路面损坏状况评价的有关成果,提出了评价刚性路面损坏状况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指标体系权重计算的AHP模型,从而确定了指标权重,最后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刚性路面损坏状况综合评价Fuzzy模型.  相似文献   
996.
笔者针对单根的抗滑桩,对空心截面和实心截面抗滑桩进行了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对空心截面抗滑桩的钢筋用量进行了经济评价.并通过对桩-边坡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空心截面抗滑桩不仅能满足抗滑结构要求,而且节省材料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截面形式,为今后空心截面抗滑桩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7.
传统的灰色聚类评价方法在确定灰类白化值时,由于受到样本数据的约束,使得评价只是在样本范围内进行比较,没有真正达到评价的目的。针对这一不足,对传统的灰色聚类评价方法进行改进,通过确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相关规范标准确定灰类白化值,改变传统方法确立灰类白化值的模式,以获得一个更加合理的评价标准,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合理。改进的灰色聚类评价方法有理论依据、算法简单、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能更好的反映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将该方法用于3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从公交系统发车时间可靠性,途中运行时间可靠性及出行者出行时刻、等待时间、途中乘运时间、到达终点的时间调查入手,通过对出行过程的分析,建立出行者在运行时间可靠性水平不同的3条公交线路之间的出行时间分布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出行者在3条公交线路之间的换乘过程中,多种不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对出行者的影响进行仿真。对公交系统运行时间可靠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一套基于Matlab仿真技术的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时间可靠性分析和评价方法,并应用所建模型进行公交系统运行时间的可靠性评价。  相似文献   
999.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布局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交会点是否需要设置为换乘站、换乘站设置对整体线网的优化有何影响、用什么标准衡量和评价换乘站的布局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充分发挥线网整体效率、均衡客流强度、减少乘客无效乘距的指导思想,提出从网络发展水平、居民出行条件改善、运营效果三方面9项指标组成的轨道交通换乘站布局方案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指标量化的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布局进行多目标模糊综合分析评价。以某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应用评价体系推荐出最优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的研究现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体系,包括过程后评价、效益和影响后评价、可持续性后评价和综合后评价四个部分,并详细介绍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