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3篇
  免费   279篇
公路运输   808篇
综合类   1168篇
水路运输   507篇
铁路运输   423篇
综合运输   4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文章基于蒸发冷凝模型建立了闪蒸相变模型,对过热水喷流发动机喷管中的两相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高温高压流体在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相变和膨胀的发生,两相流体在喷管收缩段、喉部和扩张段中流动特性各不相同,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喷管形状对流动基本特性的影响,发现扩张比和扩张角对两相流在喷管中的相变和膨胀过程影响不同。该文所做研究对揭示两相流闪蒸相变机理、寻求各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为设计过热水喷流发动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舱壁布置形式对圆柱壳结构声学性能的影规律,文章应用有限元方法对等间距与不等间距分舱圆柱壳模型的振动响应进行了计算,以此为输入可计算获得壳体的均方法向速度级声学传递函数,并在典型频率处应用波数谱分析方法将壳体空间域振动场转换到波数域上,对壳体的振动进行波形分离与量化,分析获得了舱壁等间距布置与不等间距布置圆柱壳在典型激励下的结构声学性能,并解释其机理.研究表明:对垂向激励,圆柱壳不等间距分舱相比等间距分舱具有较好的结构声学性能,但对轴向激励,两者区别不明显.若将不等间距分舱与局部结构补强措施相结合,则可使得圆柱壳在两典型工况下均能获得更优的结构声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3.
以三类内孤立波理论(KdV、eKdV和MCC)的适用性条件为依据,将内孤立波诱导上下层深度平均水平速度作为入口条件,采用Navier-Stokes方程为流场控制方程,建立了两层流体中内孤立波对直立圆柱体强非线性作用的数值模拟方法.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所得内孤立波波形及其振幅与相应理论和实验结果一致,并且直立圆柱体内孤立波水平力、垂向力及其力矩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直立圆柱体内孤立波载荷由波浪压差力、粘性压差力和摩擦力构成,其中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对于水平力,其波浪压差力与粘性压差力量级相当,流体粘性的影响显著;对于垂向力,粘性压差力很小,流体粘性影响可以忽略.此外,直立圆柱体对内孤立波的波形及其诱导流场的影响很小,因此采用Morison公式和傅汝德—克雷洛夫力分别计算其内孤立波水平力和垂向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4.
脉冲重复间隔(PRI)变换及其改进算法是雷达信号分选领域的经典算法.随着信号环境的日益复杂,不同调制的多种雷达信号,具有交叠严重,PRI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加上脉冲抖动现象严重,使传统算法的分选能力大大减弱,甚至会出现分选出错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对改进的传统算法进一步改进,提出一种新的变换分选算法,新方法利用脉冲的脉内特征进行脉冲预分离,大大降低了信号的复杂程度,能够适应PRI值分布在较大范围内的抖动雷达信号分选问题,并通过模拟仿真验证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以某型基于燃油计量阀的高压油泵为研究对象,在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AMESim软件建立高压油泵及共轨管的仿真模型,并通过高压油泵性能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模型分析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以及驱动轴转速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频率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小,而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和驱动轴转速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大.随着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占空比的减小以及驱动轴转速的增大,高压油泵输出高压燃油的响应加快,泵油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996.
长江下游土桥水道自1998年开始航道条件恶化,但不同时期碍航特性不同。以1955—2014年土桥水道的实测地形、水文资料及大通站水沙资料为基础,用有序聚类法分析了大通站输沙量的变化特点,以及各类碍航特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目前土桥水道碍航特性已从断面形态宽浅及淤沙碍航变为左汊分流比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三峡蓄水后大通站水沙过程的变化。该水沙过程不利于左汊分流比的维持,特别是175 m蓄水方案运行后,左汊分流比明显下降,成为影响航道条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7.
Unmet travel needs can be defined as trips and activities that people need or would like to do more, but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they are prevented from doing so. This paper provides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literature focused on unmet travel needs, with the aim of assessing the scope of existing studies on this topic and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full context of older people’s mobility. This narrative review identifies how travel needs in later life have been assessed, and the barriers that affect the ability of older people to fulfil these needs. Due to the heterogeneity of older people and differences in research approaches,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is not conclusive in terms of identifying the real impact of the analysed variables and measures on unrealised mobility. Nevertheless, of the studies analysed, on average at least one-third of older people report unmet travel needs. This situation was found to worsen with age, and women were reported to be more affected than men. The pursuit of leisure, and in particular visiting friends and family, was found to be the activity most associated with unmet travel needs.  相似文献   
998.
针对船舶长期服役后出现的船、机、桨不匹配问题,采用Boltzmann方法建立手动可调螺距螺旋桨的数学模型,对手动可调螺距螺旋桨进行敞水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手动可调螺距螺旋桨随着螺距角的增大,其推力、转矩逐渐增大,当进速较小时,桨叶螺距角小的效率高,进速较大时桨叶螺距角大的效率高,并且桨叶螺距角有一定的工作范围,另外随着...  相似文献   
999.
独塔斜拉桥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独塔斜拉桥仙桃汉江大桥为例,分析比较了独塔斜拉桥在5种不同的边界条件下动力特性的异同,讨论了不同的结构型式对独塔斜拉桥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独塔斜拉桥来说,边跨设置辅助墩可以大幅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辅助墩的个数对于结构振型和频率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此类桥梁的结构选型、抗震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马书红  王元庆  周伟 《公路》2007,(12):93-97
我国当前正处于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时期,明确农村公路的建设重点和发展对策可以更好地发挥农村公路的作用。基于农村公路的经济学属性,从当前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出发,提出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农村公路发展观;结合农村公路作用机理和作用过程,探讨了与之相适应的农村公路的发展目标与方向;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今后农村公路的建设重点和主要对策措施。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今后区域公路的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