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59篇
公路运输   309篇
综合类   260篇
水路运输   54篇
铁路运输   68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51.
针对国内外关于动荷载后黏性土的静力性质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和评述。重点讨论了循环荷载后试验研究和循环荷载后黏性土性质的理论分析。总结了循环荷载后黏性土表现出似超固结性质。基于循环荷载后与卸载后具有相似的超固结性质的假设,论述了不同研究者建立的循环荷载后强度、模量与似超固结比、孔压等之间的理论关系。  相似文献   
652.
材料性能和压入深度对球压痕堆积/沉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压痕硬度受材料堆积/沉陷影响明显,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分析了材料性能和压入深度对堆积/沉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弹性模量与屈服强度比、压入深度增加或硬化指数减小,材料的沉陷量减小而堆积量增加;当弹性模量与屈服强度比相对较小时,堆积/沉陷受硬化指数的影响较明显。根据建立的等效应变与材料堆积/沉陷的拟合函数关系,可以判断压痕过程的堆积/沉陷状态,从而对计算得到的压痕硬度的准确性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653.
简支预制梁在铁路建设中被广泛运用,而梁体混凝土弹性模量是保证梁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经过多次配合比和实际操作试验,得出:通过控制梁体混凝土的骨料压碎值、砂率、粉煤灰掺量和使用成熟的施工工艺,可有效保证并提高混凝土弹性模量。对提高简支预制梁梁体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4.
针对内蒙古地区的气候特征,建立适宜温度场导入的有限元实体模型,分析了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模量和厚度变化对铺装层受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铺装上下层模量比分别取1400/1800、1600/1800、1600/1600时,铺装层的各项控制指标可取较小值,得出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合理最小厚度宜为9cm;通过分析不同防水粘结层厚度、不同防水粘结层模量下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间工作状态,确定防水粘结层的厚度宜取5mm,模量取100~200MPa。  相似文献   
655.
大量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运营未达到设计要求,主要原因是轴载换算存在不足。为了研究轴载换算中轮组系数的值,使用Apbi计算软件,考虑面层厚度、面层模量、基层模量的不同,计算弯沉与应力,根据推导而得的轮组系数公式计算得到轮组系数,结果表明:面层厚度、面层模量、基层模量对轮组系数的影响不大,但计算结果与规范相差较远。通过计算得出与规范不同的轮组系数,可为轴载换算的修正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56.
研究以滤纸法测量了粘性路基土基质吸力,获得了土水特性曲线。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量下粘性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并于试验后以滤纸法测量土样的基质吸力,并探讨了粘性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与基质吸力的关系。研究表明,粘性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随循环偏应力和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基质吸力的增大而增大。鉴于动态回弹模量是偏应力和体应力的函数,在现有偏应力和体应力为变量的三参数复合模型基础上引人基质吸力的影响,进而提出综合反映湿度和应力状态的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模型。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模型具有较高的决定系,证明所选综合考虑应力和湿度影响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模型的建立,不仅为南方多雨地区评价路基土在环境和交通荷载作用下长期性能提供了依据,也为基于动力学的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了参数。  相似文献   
657.
木-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优劣的关键在于剪力连接件的设置,为指导连接件设计,从剪力连接件构造形式、连接件破坏形式、连接件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连接件抗剪刚度计算方法等方面,全面介绍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可知,现已有多种可靠的连接件运用于木-混凝土组合梁工程实际中,并表现出优异的连接性能。其中,剪力榫-锚钉型连接件是整体性能相对最好的连接件形式,具有在相关土木建筑领域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8.
岩溶隧道防突安全厚度研究综述及估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集  卢浩  夏沅谱 《隧道建设》2014,34(9):862-872
对岩溶隧道防突岩层安全厚度的发展现状作了全面综述,分析比较了定性分析法、半定量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3类研究方法的优劣及相互关系,结合有关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当前岩溶隧道防突岩层安全厚度的研究特点、不足之处及发展趋势。考虑到目前所用方法的复杂性与局限性,提出了裂隙密度影响指数概念,并给出其取值标准,在此基础上对防突安全岩层岩体的等效弹性模量和等效泊松比进行估算,得到可依据勘察数据资料进行适当估算的岩溶隧道防突岩层安全厚度估算公式,并结合实例进行具体计算分析,验证了估算公式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59.
通过建立联锁块铺面的平面应变、轴对称和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联锁块块间接缝参数对基层层底弯拉应力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不同等效损伤原则的联锁块层等效模量的概念;比较了接缝与联锁块块间连续时不同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联锁块层等效模量的差异;建立了等效模量与接缝参数的关系式;考虑了接缝与联锁块块间可脱开时联锁块层等效模量的变化,并给出了等效模量的推荐表。  相似文献   
660.
半刚性基层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强度和模量都会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为了对半刚性材料的抗弯拉性能的衰变进行研究,文章选取了四种典型半刚性基层材料为试验对象,研究半刚性基层材料弯拉模量的衰变过程。试验发现:四种半刚性材料的抗弯拉模量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不断减小,其模量衰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类型材料的抗弯拉模量衰变规律以及不同衰变阶段的幅度有所不同;半刚性材料级配对其抗弯拉模量值有比较大的影响,但采用粘结料剂量相同,而级配不同,材料的模量衰变幅度、走势及衰变过程基本相同;混合料类型相同但是粘结料不同,其抗弯拉模量衰变过程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