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We propose a competitive on-demand mobility model using a multi-server queue system under infinite-horizon look-ahead. The proposed approach includes a novel dynam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hich employs a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MDP) and provides opportunities to revolutionize conventional transit services that are plagued by high cost, low ridership, and general inefficiency, particularly in disadvantaged communities and low-income areas. We use this model to study the implications it has for such services and investigate whether it has a distinct cost advantage and operational improvement. We develop a dynamic pricing scheme that utilizes a balking rule that incorporates socially efficient level and the revenue-maximizing price, and an equilibrium-joining threshold obtained by imposing a toll on the customers who join the system.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based on actual New York City taxicab data indicate that a competitive on-demand mobility system supported by the proposed model increases the social welfare by up to 37% on average compared to the single-server queuing system. The study offers a novel design scheme and supporting tools for more effective budget/resource allocation, planning,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flexible transit systems. 相似文献
122.
123.
在道路交叉口中,采用禁止左转方式可以消除交叉口的左转车流冲突点,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和行车安全,但同时也会增加邻接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压力。采用VISSIM交通仿真系统对相邻2主路与2次路相交组成的4交叉口区域在禁止左转条件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主路交叉口禁止左转对区域交通的影响。分别采用韦伯斯特法计算各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参数,在此基础上对2主路交叉口进行协调控制,得到交通区域在禁左前后的仿真数据。分别对交通区域的行程时间、排队队长、行车延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路交叉口禁左后,周期时长得以降低,交叉口延误有明显降低;主次交叉口与次路交叉口的延误均有所增加;交叉口区域的总行程时间和行车延误也有微小增长。 相似文献
124.
信号控制交叉口过饱和交通状态的准确识别是进行控制策略调整及优化的前提和基础,文中对其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信号控制交叉口过饱和状态研究的总体脉络,将研究分为过饱和状态界定和过饱和状态辨识2个主要部分。在过饱和状态界定方面,从孤立交叉口过饱和状态与交叉口群过饱和状态两个方面人手综述了过饱和状态界定的条件和方法。在过饱和状态识别方面,基于本交叉口交通流检测数据的过饱和状态识别基础模型和考虑关联交叉口状态数据及信号控制数据的修正模型2方面综述了信号控制交叉口过饱和状态的识别方法。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5.
���ڳ��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理论推导和系统仿真等方法分析了有关城市快速路交通控制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入口匝道车流控制,出口匝道排队控制,快速路交通优先等.分析结果表明:(i)入口匝道控制虽然增加了入口排队延误,但是对整个快速路系统来说,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ii)入口匝道控制对普通道路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合适的入口匝道控制策略甚至能同时对快速路和普通道路系统有益.(iii)在出口匝道相连的信号交叉口采用考虑出口排队的感应控制算法,可有效避免出口匝道排队阻塞快速路的现象,虽可能对普通道路有些负面影响,但是对整个交通网络有益. 相似文献
126.
刘娟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24(1):165-167
利用马尔可夫骨架过程和Doob骨架过程及其极限理论,主要给出了有负顾客的M/G/1重试可修排队系统队长的极限分布. 相似文献
127.
基于顾客满意的多项目排队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仁干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1,25(4):56-59,68
为解决大型排队过程中等待时间长、顾客满意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目标解决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面向排队者的增值服务,运用交叉销售和动态规划理论,建立了多项目策略模型,例证研究表明,多目标策略能有效提高排队者的满意度,增加企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28.
In-depth analysis of traffic congestion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odeling metho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ravis WALLER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2011,19(1):58-67
This paper introduce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a numerical approach widely and successfully used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to deal with surface traffic flow related problems.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of CFD,this paper develops CFD implementation methodology for modeling traffic problems such as queue/platoon distribution,shockwave propagation,and prediction of system performance.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o i... 相似文献
129.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主线合流区交通拥挤与入口匝道排队溢出问题, 提出了一种入口匝道协调控制方法, 依据主线合流区交通状态和入口匝道排队长度设计需要协调控制的匝道个数, 以扩大协调匝道组的空间容量, 增大截留进入主线交通拥挤区域车辆的能力; 应用实时检测的主线合流区通过量和占有率估计主线动态临界占有率, 采用入口匝道调节率自动跟踪主线合流区动态临界占有率的变化, 以提高主线通过量; 采用匝道相对排队长度设计启发式规则, 以提高入口匝道协调控制能力, 防止排队溢出; 以沪宁高速公路G42为仿真背景, 应用VISSIM仿真软件, 从路网性能、主线合流区交通状态和匝道排队长度三方面对提出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 相比于无控制算法, 采用控制方法的总行程时间减少约8.44%, 路网平均延误减少约62.97%;采用ALINEA算法的总行程时间减少约2.85%, 路网平均延误减少约21.20%;采用Linked-control算法的总行程时间减少约6.00%, 路网平均延误减少约56.17%;采用控制方法的主线合流区的交通通过量在交通状态突变时增加了540 veh·h-1, 且各个匝道之间排队长度更加均衡。可见, 提出方法控制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30.
排队长度是评价信号控制交叉口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现有大多数基于抽样车辆轨迹数据的排队长度估计方法可以实现周期级排队长度估计,但是需要信号配时、渗透率或车辆到达分布等实践中难以获取的输入信息。此外,这类方法在低渗透率条件下往往难以确保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极大地限制了其实用性。因此,提出一种抽样车辆轨迹数据驱动的时段级信号控制交叉口排队长度分布估计方法,可不依赖任何交通流理论模型和前述输入信息实现排队估计。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可以证明时段内抽样车辆的停车位置分布和排队长度分布之间可互相转化;然后,提出一种扩展的核密度估计方法来拟合并平滑抽样车辆停车位置分布,从而有效地适应不同日期和周期的轨迹叠加所带来的波动,提高方法的适用性;最后,基于前述推导和拟合的停车位置分布实现时段排队长度分布、平均排队长度和百分位排队长度估计。分别采用仿真和实证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叠加5 d相同时段的抽样轨迹数据,15 min的平均排队长度估计误差仅为1.59 veh,相对误差仅为9%。同时,面向不同分析时长,只要给定超过100 veh抽样车辆的观测样本,无论渗透率高低,所提出的方法在定时或自适应信号控制交叉口都可实现时段排队长度分布的准确估计,其成果可进一步用于信号控制交叉口运行可靠性评估以及多时段定时信号控制的鲁棒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