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79篇
公路运输   281篇
综合类   212篇
水路运输   163篇
铁路运输   117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51.
The coastal zone has critical natural, commercial, recreational, ecological, industrial, and esthetic values for curr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Thus, there are increasing pressures from population growth and coastal land development. Local coastal land use plan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lementing the U.S.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Act (CZMA) by establishing goals and performance policies for addressing critical coastal issues. This study extends the CZMA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to the local land use level by measuring coastal zone land use plan quality and political context in fifty-three Pacific coastal counties. Plan quality is measured using an evaluation protocol defined by five components and sixty-eight indicators. The results indicate a reasonabl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national goals and local coastal zone land use planning goals, but a slight gap might exist between the national/state versus local levels in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CZM) efforts. The results show many U.S. Pacific coastal counties lack strong coastal zone land use plans because the average plan quality score was only 22.7 out of 50 points. Although these plans set relatively clear goals and objectives, they are somewhat weaker in their factual basis, identify a limited range of the available planning tools and techniques, and establish few coordin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s.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CZM plan quality was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any of the jurisdiction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552.
通过巴东地区某滑坡滑带土的天然含水率与密度试验、土粒比重试验、颗粒分析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击实试验以及不同剪切速率的滑带土重塑样的三轴固结不排水剪试验,探讨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趋势,分析滑带土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揭示滑带土的物理力学特征及其对滑坡的影响,以期对该类型滑坡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性建议。  相似文献   
553.
对在环向预应力单独作用、承载能力索力单独作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梅溪河大桥索塔锚固区上部三节段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实桥模型齿块、预应力筋孔道及角隅等位置存在应力集中;实桥模型在环向预应力单独作用下与索力单独作用下位移方向相反;模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均为全截面偏心受压;齿块作为锚固和传力构件,对缓和斜拉索锚固的应力集中程度作用明显。这些结论对于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4.
鲁稳  潘卫东 《隧道建设》2013,33(10):847-853
为选用合适的D-P准则以获取理想的计算结果,对不同D-P系列屈服准则进行比较系统及深入的研究,论证准则转换强度折减的本质。以梅大高速圣人山隧道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分区岩体稳定性状态随开挖过程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 1)隧道拱底区应力调整最为强烈,拱顶次之,侧壁最弱; 拱顶区围岩经历了压剪、拉剪、压剪循环破坏过程; 侧壁区围岩以压剪破坏为主,其压剪松动区形态呈“侧耳形”; 拱底区各点在掌子面通过目标截面后一直处于三向受拉状态。2)选用不同的屈服准则对θσ计算结果影响不大,但对应力计算结果影响较大,计算中同时考虑围岩关键部位受力状态进而采取合适的D-P准则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55.
受汶川地震的影响,经过断层带的公路隧道在施工时更容易出现大的塌方事故.为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以广甘高速公路杨家山隧道右洞桩号K22+624段塌方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地质描述分析、地质雷达探测,以及编写程序的正演模拟相结合,对汶川地震过后断层带对隧道塌方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震后断层带的影响范围内,围岩整体特性发生突变,雷达波形图中会形成强烈的反射波信号,经过后期处理,能够得到较为清晰的波形异常图,从而推测出掌子面前方可能出现塌方的情况.文章最后对地质雷达探测加以正演模拟,可有效地指导整个隧道施工过程,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556.
城市道路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载体,城市的发展既要进行大规模的道路建设,也要关注建设中的细节问题。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名片和"多维空间的综合造型设计"的载体,应当纳入城市设计的范畴,城市道路总体设计应担当起"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使命。  相似文献   
557.
十字路口黄灯时间及困境区域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交通十字路口是冲突交通流汇聚的节点,安全问题十分突出,黄灯在交通信号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黄灯时间的长短设置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的状况.建立保守黄灯时间数学模型,通过逐步修订,建立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效黄灯时间的数学模型,并在城市道路十字路口黄灯时间确定为4s的情况下,对安全停车距离进行了分析,指出困境区域的存在性与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58.
首先通过分析齿板锚固区的应力分布规律,揭示了引起齿板锚固区拉应力集中的5种典型局部作用效应.根据主应力迹线指示的力流传递路径以及局部区域的力流平衡关系,提出了齿板锚固区拉压杆模型的基本构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定量化几何构形的确定方法和依据.以所提出的拉压杆模型为基础,结合AASHTO规范,给出了预应力齿板锚固区的...  相似文献   
559.
高速公路施工区信号汇入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高速公路施工区由于车道封闭而形成的局部瓶颈路段,使得行驶车辆安全平稳通过施工区,在国内外高速公路施工区汇入控制策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交通流理论对信号汇入控制进行分析和优化,并利用交通仿真技术对比分析常规汇入控制和信号汇入控制效果,研究发现信号汇入控制可以显著提高施工区单位时间的交通通过量,降低每辆车的平均延误和平...  相似文献   
560.
基于等效光幕亮度理论的隧道入口段亮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更加合理的隧道入口段亮度设计值,首先分析了隧道入口段亮度的确定方法,指出了Adrian和Augdal提出的等效光幕亮度计算方法中,都因为忽略了某些计算项而造成得到的极坐标圆环边界视角存在一定的误差;为解决该问题,提出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确定各圆环边界的对应视角,并给出了计算得到的各圆环边界视角值和由此得到的等效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