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69篇
公路运输   277篇
综合类   201篇
水路运输   160篇
铁路运输   115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三峡泄滩滑坡滑动带土的改进Mesri蠕变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进行滑坡建模和稳定数值分析的需要,进行了三峡泄滩滑坡体滑动带土的三轴排水蠕变试验.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排水条件下粘性土的Mesri蠕变模型,即剪应力-应变关系采用双曲线模型、应变-时间关系采用幂函数来描述土体的弹粘塑性;提出了改进Mesri蠕变模型,其应变-时间关系采用分段拟合方法.模型计算曲线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改进Mesri蠕变模型较Mesri蠕变模型对粘性土蠕变性能的拟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2.
在“多规合一”的背景下,以港口经济理论为基础,论证以港、产、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临港经济区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探讨临港经济区规划的编制框架和规划重点,并结合规划实践,对临港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临港经济区资源评价与承载力分析、临港经济区多规合一等技术难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3.
本文认为在船舶中压交流系统中可采用母线差动保护作为应对汇流母排故障的主保护,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机保护装置实现的适合复杂中压船舶电力系统使用的母线保护体系,该方案可兼顾保护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首先分析了母线差动保护原理、动作特性、保护接线方式,其次重点分析了母线保护的死区及其应对方法。最后针对船舶电力系统特殊环境讨论了增加母线保护可靠性的措施。本文分析结果可作为中压船舶电力系统保护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94.
高寒地区客车前风窗玻璃除霜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客车在高寒地区前风窗玻璃除霜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结构方案,并通过各项测试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95.
强震区隧道洞口段减震的振动台模型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就山岭隧道而言,洞口段往往是震害最严重的部位。为了研究强震区隧道洞口段设置减震层的减震效果,对隧道结构进行了振动台模型试验。分别从衬砌的应变、加速度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减震层的减震作用明显。最后,对试验中的地表地震裂缝的震害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6.
给出了三峡坝区河势演变与水流动力特性变化的试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7.
王艳  朱倩  陈淮 《公路》2012,(7):87-91
以平顶山建设路立交桥——刚性索自锚式悬索桥为工程实例,分别运用有限元计算程序Midas/Civil和Ansys建立其整体计算模型和边跨主缆锚固区梁段的局部计算模型,对锚固区进行空间局部应力分析,研究其受力状态,得出结论:箱梁绝大部分位置的应力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且主梁压应力储备充足;箱梁主梁梁段切开截面端与顶板交接处的正中心位置顺桥向正应力和最大主拉应力均较大,局部超过规范要求,建议在桥梁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在边跨顶板中心位置配置压重或顶板纵向预应力钢束,防止箱梁顶板开裂;主缆锚固位置处的最大主压应力较大,锚固位置附近的最大主拉应力超限,需要在锚固位置附近局部加强或改变锚固方式;所有倒角部位在施工时应尽量平顺,避免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98.
采用热环境实测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西安地铁2号线过渡季、冬季车站及轿厢热环境和热舒适情况。分析西安地铁2号线的5个典型代表车站及轿厢在秋季过渡季和供暖季(2020年9月~2021年2月)的温度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冬季北客站地铁站的出入口和站厅平均温度分别为4.14和8.74℃,不满足《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的要求;并得出西安地铁2号线秋季公共区域80%满意率的舒适区温度范围是15.7~22.8℃,轿厢是18.7~24.3℃,冬季公共区域80%满意率的舒适区温度范围是12.3~16.1℃。采用热感觉投票(TSV)和热损失率(HDR)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站热环境进行评价;对比调查问卷结果,对HDR进行修正,得到适用于西安地铁冬季热环境的评价指标。该研究可为地铁站内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有利于地铁乘客舒适热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99.
采用热环境实测和热舒适调查问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长春地铁1号线冬季、过渡季、夏季车站及车厢的热环境和热舒适情况,分析得出长春室外、车站及车厢2017—2018年温度的变化区间及规律、结果显示,华庆路站站厅、站台温度值不满足规范要求,冷风渗入是影响冬季出入口温度的重要因素,并分析出车站及车厢80%满意率舒适区以及不同季节的热中性温度,旨在为严寒地区地铁热环境及热舒适研究奠定研究基础,为地铁环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秦福星  王龙  周庆年 《船电技术》2010,30(11):32-34
本文提出了基于分区定位的电路故障诊断新方法,该方法根据电路的具体特点,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提取电路在各种故障状态下的电路特征,由这些特征处理得到分步实施的测试点和测试区域,以实现故障定位。此方法故障测试点少且选择灵活,适用于有较多元件的大中规模的模拟电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