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1篇
  免费   164篇
公路运输   740篇
综合类   758篇
水路运输   327篇
铁路运输   732篇
综合运输   10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全列车进路发码车站”站内低频信息编码设计的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客运专线项目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关于"全列车进路发码车站"低频信息编码设计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32.
爆破作为隧道主体施工的第一道工序,对其他工序及其整个隧道工程的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杜家山千枚岩隧道的实际施工情况,本着对超欠挖严格控制的基本原则,对隧道爆破方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3.
主要介绍淮河特大桥深水基础钢板桩围堰、钢套箱围堰、混凝土围堰施工方案的优化比选,通过方案优选,确定钢板桩围堰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34.
对北京地铁15号线车辆概况及装备的国产架控制动系统进行了介绍。根据接口一致的原则,分析和论述了国产架控制动系统的装车方案和实现,并介绍国产架控制动系统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35.
介绍MSTP内嵌RPR技术在沈阳地铁传输系统的应用方案,对MSTP内嵌RPR的技术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并给出工程实施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6.
基于灰色评价理论的自适应最优路径选择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充分考虑了驾驶员在路径选择中的不同要求,依据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评价理论建立了一种根据驾驶员的偏好自适应选择最优路径的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为智能交通流诱导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37.
常规的交会定点方法对交会图形有一定的要求。本文讨论了边角同测的后方交会观测方法、计算原理和点位精度分析,并通过理论和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所述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选点灵活和不受交会图形限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38.
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灰色物元分析法,建立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优劣排序模型,对各路线方案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为择优选择路线方案提供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9.
桑塔纳汽车后桥强度有限元分析及改进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桑塔纳2000汽车后桥的实际结构,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后桥进行了弹塑性静态结构有限元分析。主要研究了结构焊接处强度、横梁破坏处在半个周期载荷波内应力状态变化;给出了在最大剪应变幅平面上,影响疲劳强度及寿命的基本参量的计算结果;提出了提高后桥强度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40.
This contribution puts forward a novel multi-class continuum model that captures some of the key dynamic features of pedestrian flows. It considers route choice behaviour on both the strategic (pre-trip) and tactical (en-route) level. To achieve this, we put forward a class-specific equilibrium direction relation of the pedestrians, which is governed by two parts: one part describing the global route choice, which is pre-determined based on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pedestrians, and one part describing the local route choice, which is a density-gradient dependent term that reflects local adaptations based on prevailing flow conditions.Including the local route choice term in the multi-class model causes first of all dispersion of the flow: pedestrians will move away from high density areas in order to reduce their overall walking costs. Second of all, for the crossing flow and bi-directional flow cases, local route choice causes well known self-organised patterns to emerge (i.e. diagonal stripes and bi-directional lanes). We study under which demand conditions self-organisation occurs and fails, as well as what the impact is of the choices of the different model parameters. In particula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weights reflecting the impact of the own and the other classes appear to have a very strong impact on the self-organis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