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14篇 |
免费 | 40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082篇 |
综合类 | 2926篇 |
水路运输 | 723篇 |
铁路运输 | 680篇 |
综合运输 | 2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3篇 |
2024年 | 112篇 |
2023年 | 92篇 |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210篇 |
2020年 | 200篇 |
2019年 | 110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126篇 |
2014年 | 595篇 |
2013年 | 437篇 |
2012年 | 674篇 |
2011年 | 764篇 |
2010年 | 607篇 |
2009年 | 545篇 |
2008年 | 550篇 |
2007年 | 674篇 |
2006年 | 548篇 |
2005年 | 360篇 |
2004年 | 178篇 |
2003年 | 139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轴重与胎压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影响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多目标参数评价方法,分析了车辆轴重和胎压对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建立移动荷载下粘弹性层状体系动力学模型。结果发现,路面结构动力响应随着轴重和胎压的增加而增加,轴重和胎压对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具有耦合性。0.7 MPa胎压下,轴重达到250 kN时,面层底部弯拉应变和土基顶部竖向压应变均小于永久性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可作为校核指标;面层底部水平剪应变远大于层底弯拉应变,可作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动态设计的主要设计指标。因此,提高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强度是提高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热分析动力学研究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固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分析动力学的方法确定了环氧体系的固化反应为自催化反应类型,利用非线性回归建立了环氧体系的固化反应模型,计算得到环氧体系的反应为1级与n级平行的自催化反应。根据其固化反应模型推算出了不同温度程序下环氧体系的反应时间和反应程度,从而为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以及最终开放交通的时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可以大大缩短环氧体系的固化时间,建议在气温较高的季节进行施工;环氧体系完全固化所需的时间约为固化反应程度达到80%所需时间的3倍。结合马歇尔试验结果可知,当固化反应程度达到80%时,环氧沥青混凝土已具有较高强度,可以开放交通;当外界温度为30℃左右时,约需60 d可以达到80%的固化反应程度,进而可以开放交通。 相似文献
73.
桩柱式高桥墩桩基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桩柱式高桥墩桩基与一般桩基的差异,以及高桥墩桩基中桩、柱和土体共同工作的原理,建立了将桩和柱视为一个整体的分析计算模型。假设桩侧摩阻力随土层变化均匀分布,并假定桩侧土体地基反力系数随深度线性增加,由能量法得到了考虑高桥墩桩基中桩、柱材料和几何特性差异的桩土体系总势能,利用势能驻值原理导出相应的屈曲临界荷载和稳定计算长度。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改善土体性质,可提高桩柱式高桥墩桩基的稳定性能,但在柱桩刚度比较大,埋深较小时,其效果是有限的;高桥墩桩基的无量纲稳定计算长度随桩埋深的增加而增大;桩柱式高桥墩桩基可能存在一最优的柱桩刚度比,此时柱、桩、土三者共同作用体系最为协调。经与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比较发现,两者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74.
75.
76.
排水性沥青路面不同于开级配抗滑磨耗层,具有更为优越的功能。为获得较大的空隙率,以提高排水和降噪效果,减少堵塞,粗集料粒径由小粒径向大粒径发展,而空隙率与集料级配有关。为防止松散,提高适应重交通的能力,沥青结合料趋于更加黏稠,直投式高黏度沥青改性剂得到开发和应用。目前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主要为单层,发展起来的双层结构更有利于防止堵塞。国内现已成功研发排水性路面养护机。在最新制订的地方性规范中,提出了以零剪切黏度代之以毛细管黏度计测试的黏度。 相似文献
77.
橡胶沥青洒布车传热学分析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量平衡原理,阐述了橡胶沥青洒布车保温层厚度的设计计算过程,并按照洒布车施工时对介质加热升温的实际需要,探讨了两类沥青洒布车加热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外置导热油炉式加热系统的设计方法,指出通过沥青泵循环或增加机械搅拌装置来强化管外对流换热是提高换热速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8.
结合虎门大桥桥面铺装大修工程的施工实践,介绍了日本TAF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并与美国ChemCo环氧沥青混凝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日本TAF环氧沥青混凝土在要求交通开放快、交通影响小的桥面铺装工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79.
沥青混合料CT扫描切片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地利用工业CT扫描的沥青混合料断面图像,通过比较图像分割学科的阈值法及模式识别领域的混合高斯模型及模糊C均值聚类三种方法,采取一系列二分类的策略较好地将二维切片图像区分为几类物质,并实现了自动批处理大量图片的过程,最后采用马歇尔试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