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1篇 |
免费 | 7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03篇 |
综合类 | 61篇 |
水路运输 | 54篇 |
铁路运输 | 144篇 |
综合运输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结合武汉市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公路引线工程变宽度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的实例,对该施工工艺进行总结。公路引线工程跨越戴家湖区,湖区内为冲填堆积的粉煤灰层。在淤积的粉煤灰地层上成功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是一个超前的突破。 相似文献
272.
繁华城区富水砂卵石地层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双线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施工为背景,针对施工中的重难点,总结分析该盾构隧道的选型、进洞加固、掘进参数控制、泥水处理、进仓换刀等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结果:1)对掘进参数及刀盘刀具配置进行了优化改造研究,确定了合理的施工参数及刀具配置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刀盘刀具磨损,降低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保了施工安全。2)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施工过程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沉降监测,及时进行反馈,确保了施工安全。3)较好地解决了砂卵石地层中带压换刀技术的气密性难题,最大限度减小了对周边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复打空心桩替代常规竖井带压进仓技术,克服了带压进仓动火作业的风险。4)采用大合金块的刀具设置,增强了切刀及周边刮刀的抗冲击性和耐磨性;滚刀作为先行刀有效地松动了地层,减少了刀具的非正常损坏,确保掘进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73.
运用均匀设计的试验方法,主要考察了冻胀率与换填层厚度、换填层位置和地下水深度三个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分别得出了冻胀率与三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得出了运用天然沙砾换填隔水时的换填厚度是16cm,换填位置是路面一下55cm,用指导风积土路基防冻害设计和施工提供。 相似文献
274.
275.
某市图书音像大厦后压浆技术在地基加固工程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某市图书音像大厦工程,论述了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作用原理和施工工艺。通过工程实例的现场试验桩,分析对比其压浆和不压浆的受力变形特性。工程实践进一步证实,这种技术由于承载力提高幅度大、造价低等特点,使该项工程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276.
当隧道斜向上穿越软塑黄土夹层时,隧道拱部逐渐脱离软塑黄土层,使得围岩处于"上硬下软"的二元地层状态。由于软塑黄土含水率高、稳定性差、承载力低,使得大断面隧道在这种二元地层下的变形特征不尽相同。本文依托银西高铁上阁村隧道,基于室内试验、数值计算、现场监测等手段,分析"上硬下软"二元地层下隧道围岩位移演化规律,揭示隧道围岩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软塑黄土层的下移,拱顶累积沉降量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当软塑黄土分布于边墙时,围岩软弱,软塑黄土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当软塑黄土分布于隧底时,隧底围岩隆起值及下台阶水平收敛较大;随着隧道穿出软塑黄土层,净空收敛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77.
以北京地铁16号线红莲南里车站工程为研究背景,该车站赋存环境条件复杂,对地层沉降控制标准要求高,车站部位地层为低含砂率富水卵石地层,围岩自稳能力差。根据工程赋存的环境条件和地层条件,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建造工序、低含砂率卵石地层导洞开挖与支护技术、边桩和中桩的成孔技术、导洞初支与边桩连接节点设置、导洞与中洞拱部初支连接节点设置、车站负二层侧墙的逆作缝处理、车站全施工周期地层沉降动态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提出解决措施,确保车站主体结构顺利施工。监测结果表明,车站上方地层沉降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78.
以北京市大兴国际机场线工程为研究背景,对直径9.0 m级的土压平衡盾构与一般地铁常规盾构(直径6.2 m左右),从设备基本参数以及施工工作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现场实测数据(30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以及10组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对直径9.0 m级的盾构暗挖施工引起的地表及建筑物沉降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地层损失率、沉降槽宽度系数等沉降特征参数进行反演分析研究。以上工作可以为获得可靠的地表变形预测提供方法参数基础,同时可以为9.0 m级土压平衡盾构隧道的设计、施工及其优化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79.
结合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田村站工程建设实践,对车站深孔注浆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以及深孔注浆加固土体的效果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针对于田村站类似砂卵石、粉细砂无水地层采用后退式深孔注浆施工工艺配合4分管注浆工艺的土体加固效果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后退式深孔注浆施工工艺配合4分管注浆工艺的注浆效果基本可以满足类似砂卵石、粉细砂无水地层现场土方开挖的要求。同时在注浆机械选型过程中应优先选择机械灵活且钻孔角度、高度调整幅度大的智能化注浆设备,且注浆浆液宜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与化学浆的混合液,并根据注浆效果,结合现场地层条件的变化,提出灵活调整孔位和注浆方法,及时地进行补注浆的建议措施,从而为今后在类似地层进行深孔注浆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80.
研究目的:在城市隧道施工过程中,始发往往成为盾构施工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对土体加固方法、导轨设置、反力系统的安装、验算等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合理的始发掘进参数,保证施工质量。研究结论:(1)始发洞口地基采用10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进行加固,并按0.5%~1%比例钻芯取样,经试验测得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0.8 MPa,确保了土体的稳定性;(2)在始发洞内安设洞口始发导轨保证了盾构在始发时不致于因刀盘悬空而产生盾构"叩头"现象;(3)土仓压力略高于前方土体压力,防止了盾构脱离始发基座后的"叩头"现象及并且有效地避免了地表产生过大沉降;(4)通过对始发反力架进行力学验算,确保了盾构始发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