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20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岩  孙寿保  徐峰  徐鹏鹏 《水运工程》2020,(12):161-165
针对长江尹公洲航段通航环境复杂、通过能力趋于饱和、船舶事故多发的问题,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船舶交通流特征和水文气象条件影响,指出尹公洲航段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焦北滩南汊河槽历史演变和实地调研,提出将焦北滩南汊建设成内河Ⅲ级航道的设想和规划,以及需要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通过分析新航道开通对尹公洲航段通航环境的影响,得出开通焦北滩南汊航道可改善尹公洲航段通航条件、提升通过能力、降低安全风险的结论。进而分析新开航道后的安全、经济、环保效益及其他优势,最后建议针对开通焦北滩南汊航道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2.
抛石地基中的临水基坑围护所处的周边环境条件和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与常规基坑围护工程有较大区别,常规的围护结构形式并不能完全适用。结合某邮轮码头后沿的临水基坑工程设计,解决了地质条件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防水技术难度大等难题。首先分析计算基坑围护设计比选方案,其次利用围井抽水试验,对冲孔咬合桩、冲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两种不同围护方案止水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冲孔咬合桩兼有支护和止水帷幕的双重作用,在抛石地基的临水基坑中实施效果较好,最终确定采用冲孔咬合桩作为围护方案。随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 2D,研究了该围护方案对周边既有码头结构的影响。在临海的深厚抛石层中采用冲孔咬合桩结构设计方案,具有结构安全、可靠,止水效果好的特点,较成功地解决了该复杂环境条件下基坑工程施工难、止水难的技术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3.
孔亮 《水运工程》2015,(5):91-95
老港区功能转型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课题。针对岸线再利用研究较少的问题,从利用目标、原则、方式和功能定位4方面构建了老港区岸线再利用模式,其中包括6种功能类型和功能定位分析框架等,并应用到上港十四区产业转型项目,为我国港口再开发项目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4.
Abstract

This introductory piece traces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and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general. A specific framework of questions regarding methods of coastal zone 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 is presented. The state‐of‐the‐art in methodological studies is listed for each question, and the methodological questions are related to the major articles with the special issue of the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Journal. Major legal federal statutes, state statutes, and court cases are reviewed in light of 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coastal zone. The remaining articles within the special issue that deal with integration of VRM into decision‐making are then arrayed against a management framework. This framework includes regulatory situations for (1) public land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2) public projects involving private lands, and (3) public regulation of private projects.  相似文献   
35.
汤伊琼  郑凡 《水运工程》2012,(5):116-120
通过分析珠海市的岸线资源特点及后方依托设施,提出以公共需求型游艇港、景区配套型游艇港、住宅配套型游艇港及临时游艇停靠点为类型特征的珠海市游艇港口岸线利用规划布局,供各类型游艇港规划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6.
在国家著名风景区下面修建多层大跨交通车站结构,具有复杂的施工程序和较大的施工难度。随着如何验证在施工过程中,景区文物有没有受到较大影响,成为工程建设前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新建京张城际铁路八达岭地下站这一实际工程,利用ABAQUS软件,分别建立了在八达岭山体中开挖斜井、竖井群洞和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斜井开挖、车站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及地表环境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在推荐的施工方案下,围岩位移和围岩应力均没有超过允许值,地表沉降对景区影响甚微,为该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7.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何能够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使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系统走向有序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以北京市海淀区大西山风景旅游区交通规划为例,阐述该规划方案的特点,并提出风景旅游区交通规划的新方法——在保护自然环境的条件下,为产业化提供条件,并体现人文特征,进而得出风景旅游区交通规划应以可持续性发展为主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38.
齿轨铁路是一种"小而美"的新型旅游轨道交通,拥有极强的爬坡能力,最大可达480‰,为常规铁路的6~12倍,是山地景区旅游交通的极佳选择.依托具体设计案例,结合齿轨铁路技术特点和景区旅游交通需求,总结齿轨铁路总体设计的关键思路及要点.研究结果表明:齿轨铁路总体设计首先应进行上位规划,设计速度选取关键"慢游"而非"快旅";...  相似文献   
39.
结合武汉东湖风景区交通规划,对大型“城中型”风号区交通规划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首先提出大型“城中型”风景区的概念,明确其交通规划思路应包括景区交通特征分析、景区交通发展战略和景区综合交通规划。然后,在对东湖风景区交通现状、主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整体交通体系的组织模式。最后,总结了景区综合交通规划的重点内容,对东湖号区交通需求分析、“外疏内导、公交优先”的交通策略、停车场(库)规划、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0.
针对徐州市三环南路区位特殊,且兼具城市内环南线快速路和新老城区连接线功能,串联多个景区节点和高密度开发的居住区,路段功能和交通构成差异化明显等特点,采用"总量控制"和"四阶段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交通量进行了预测,并参照路段服务水平的划分依据,计算出三环南路在各特征年的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对该工程的功能定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