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8篇
  免费   359篇
公路运输   1659篇
综合类   1201篇
水路运输   768篇
铁路运输   432篇
综合运输   6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侧风对高速汽车行驶稳定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汽车高速运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受侧向风的影响非常明显,其影响规律与侧风气动中心的位置密切相关。但是,对侧向风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与气动中心和中性转向点的相对位置相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取决于气动中心和质心的相对位置。基于二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用Matlab软件对侧风引起的汽车行驶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认为汽车在侧风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取决于侧风气动中心与中性转向点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112.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模拟器闭环评价与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闭环评价为目的,利用吉林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发型驾驶模拟器(ADSL驾驶拟器)进行了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闭环试验研究。提出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应是包含驾驶员在内的闭环系统评价,并建立了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模拟器闭环试验方法,利用模拟器试验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3.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虚拟实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尹念东  王树凤  余群 《汽车工程》2001,23(4):233-235
虚拟实验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而进行的仿实验。本文设计了一套桌面虚拟现实系统(DesktopVR),利用该系统开发了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实验平台,并在平台上进行了汽车双移线的虚拟实验。结果表明虚拟实验能虚拟再现实际实验的结果,与实际实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4.
奔驰轿车的行驶稳定性电子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稳定程序(ESP)控制系统是一种在各种行驶条件下能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的主动安全体系。ESP控制模块根据输入信号确定在当前行驶条件下,以下6种工作模式中的一些应被接通,即普通模式、ABS控制模式、ASR控制模式、MSR控制模式、ESP控制模式及ESP切断模式。  相似文献   
115.
王春凯  午鹏奇  李云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309-313,324,M0030
现依托贵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北京路站,研究中心城区采用暗挖法实施的换乘车站方案。通过研究,在有条件情况下换乘方式采用十字换乘。根据客流预测核算,站台宽度为15.5 m;结合设备限界、管线敷设、施工误差等要求,车站净宽为22.8 m,为大跨度车站。当中心城区车站施工的变形控制要求高,暗挖车站断面跨度大时,可采取中洞法施工。可通过数值模拟,对暗挖结构初支及二衬进行受力分析,并且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当采取一定的初支措施时,中洞法对变形控制能够起一定的作用;通过暗挖断面优化、全包防水及接缝防水加强,来确保暗挖车站的防水质量;中洞法暗挖车站结构型式可以满足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116.
A systematic method for assessing intact ship stability with a free-running model in a seakeeping and maneuvering basi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Mode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extremely steep regular waves for a model drifting, running in head seas, and quartering seas. This method was applied to two purse seiners, and efficiently identified thresholds in metacentric heights for capsizing of these ships. These capsizing thresholds are compared with requirements of the IMO Code on Intact Stability. This series of model experiments also confirms that capsizing at the threshold occurs only in quartering seas, and shows that capsizing is caused by broaching, loss of stability on a wave crest, or bow diving. Received for publication on Jan. 20, 1999; accepted on July 6, 1999  相似文献   
117.
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试验段工程为例对岩溶洼地填筑体变形及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强夯对岩溶洼地地基土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填筑体的沉降量及边坡位移量;填筑体沉降量随着填筑体厚度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8.
This paper deals with in-curve vehicle lateral behaviour and is aimed to find out which vehicl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ffect significantly its stability. Two different analytical methods, one numerical (phase plane) and the other graphical (handling diagram) are discussed. The numerical model refers to the complete quadricycle, while the graphical one refers to a bicycle model. Both models take into account lateral load transfers and nonlinear Pacejka tyre–road interactions. The influence of centre of mass longitudinal position, tyre cornering stiffness and front/rear roll stiffness ratio on vehicle stability are analysed. The presen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 about the above parameters influence, and show how so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behave as saddle-node bifurcation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19.
基于驾驶员驾驶行为感知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微观交通流动力学模型.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新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得到了新模型的稳定性条件. 通过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各参数对密度波和迟滞环的影响,进而对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 仿真算例结果表明:驾驶员感知能力对交通流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车头距离变化信息可有效增强交通流的稳定性,对stop-and-go 交通拥堵有显著抑制作用,但不可避免的感知缓冲时间会破坏交通稳定性,进而产生严重的stop-and-go 交通拥堵;密度波和迟滞环的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得很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0.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是地震激励下桥梁抗震性能评估的热难点之一.由于考虑土体影响多而建立的结构模型计算耗时极长,为了提高效率,现采用一致多尺度建模方法,将所研究部位建为实体单元,其他部位建为梁单元,单元之间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界面连接,保证宏观、精细单元间的变形协调,并对某一桥梁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尺度建模方法,建立三跨连续梁桥模型,对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分析考虑SSI和不考虑SSI效应的桥梁模型在地震激励下的响应结果,研究SSI效应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尺度建模方法可以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考虑SSI效应能够有效地降低桥梁的抗震性能需求.因此,在设计时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