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8篇
  免费   359篇
公路运输   1659篇
综合类   1201篇
水路运输   768篇
铁路运输   432篇
综合运输   6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21.
主要阐述影响双层观光车侧倾稳定性的各项因素;对比分析后,提出采用四个高度控制阀的改进方案,最终通过出口认证试验。  相似文献   
122.
使用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DYNAware/ve—DYNA,建立15自由度的参数化车辆模型,基于稳定性控制原理,以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为控制变量,采用改进的横摆力矩决策计算方法,用Matlab/simulink建立控制器模型,并通过界面将其导入Ve—DYNA中。最后通过双移线和正弦延迟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3.
针对某6820型后置旅行客车行驶过程中出现的车身摇晃现象,设计人员简要地从悬架系统的配置及布置方式对故障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4.
125.
Transportation system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urban form and socio-demographics define the influences and constraints conditioning the preferences of urban residents for different transport modes. Changes i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reas are likely to lead to changes in preferences for alternative modes of transport over time; as a consequence, statistical models to forecast mode choice need to be sensitive to both purposeful changes to urban systems as well as exogenous shocks. We make use of the 1996, 2001 and 2006 household surveys conducted in the Greater Toronto and Hamilton Area to study mode preference evolution and model forecasting performance. These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household surveys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investigate aggregate structural changes in commuting mode preferences over time, in a manner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the urban area. We focus on commuting mode choices because these trips are prime determinants of peak period congestion and peak spreading. We then address how to combine the three cross-sections econometrically in a robust way that allows for use of a single mode choice model across the entire period. Using independent data from 2012, we are able to compare the individual year and combined models in terms of forecasting performance to demonstrate the combined model’s more robust forecasting performance into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26.
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隧道围岩分类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模型进行优化,将训练好的分类模型运用到贵安隧道,为隧道围岩分类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7.
针对三峡库区复杂工程地质与水位条件下的港口高边坡稳定性与生态防护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外库区岸坡防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比选,提出了采用香根草护面加筋边坡这一新型结构体系对三峡库岸边坡进行防护,并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计算与工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论证。实践表明,该防护技术满足三峡库岸边坡防护的安全经济、环保性要求,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库区港口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128.
隧道反射地震法超前探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是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一些方法或手段预测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不良地质体或地质界面的位置、性质和规模,为安全、快捷、持续施工采取防范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在详述隧道反射地震法超前探测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地下全空间情况下,震源与接收点之间的地震波场运动关系,讨论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较全面地总结隧道反射地震法超前预报时距曲线规律。同时开发一套隧道反射地震法超前探测数据处理系统(TRSP1.0),该系统涵盖波形处理、正演模拟、成像处理和岩石动力学参数提取等功能模块,给出合理的处理流程。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测试验证,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9.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车辆侧翻稳定性相关的标准法规的基本情况。研究了车辆发生侧翻的类型和机理,基于侧向加速度判断车辆侧翻状态的方法,通过整车道路试验对比了正弦停滞试验和鱼钩试验诱导车辆发生侧翻的效果,初步探讨了多用途乘用车侧翻稳定性动态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为国内车辆侧翻稳定系统的开发和测评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0.
随着单层钢结构厂房在铁路生产房屋中的广泛应用,多数钢结构厂房柱应力水平低的现象越来越突出,造成单层钢结构厂房结构设计的经济性较差。其原因是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5)中受压钢构件板件的宽厚比限值与其应力水平无关,按此设计的厂房柱截面多偏大而过于保守。对轴心受压钢构件板件宽厚比限值的推导过程加以重新审视,引入应力相关折减系数,按照修正的等稳定性原则,统一分析轴心受压构件的板件宽厚比限值,并通过数据拟合,提出更加合理实用的限值公式。新的限值公式与板件的应力水平相关,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