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50篇
公路运输   248篇
综合类   240篇
水路运输   211篇
铁路运输   143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3 毫秒
301.
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上浮问题是目前隧道建设难点。以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管片上浮问题为背景,研究硬岩地层大直径盾构管片上浮影响因素,并考虑管片壁后同步注浆的填充效果,深入探究大直径管片上浮规律,为盾构施工速度和注浆效果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根据硬岩地层大直径盾构注浆填充率不足的特点,从管片横向受力角度建立单环管片上浮计算公式。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隧道纵向上浮分析模型,通过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并结合边界条件与变形协调方程,推导出考虑浆液填充率和时效性的管片上浮变形及内力的简易解析解,进而采用总量法获得了隧道纵向多环累计上浮量。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管片上浮解析解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吻合良好,能够有效揭示隧道上浮过程中的变形规律、管片弯矩和剪力变化特征;上浮规律表现为激增段、缓降段和平稳段;浆液填充率、时效性和地基基床系数对大直径盾构上浮比较敏感,盾体间隙的增大易导致填充率不足,同步注浆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浆液初凝时间和掘进速度直接决定单次注浆影响范围和上浮力大小。研究结果可用于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及变形预测,在掘进过程中可根据影响因素与上浮关系进一步调整施工参数,对大直径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2.
康志军  谭勇  李金龙 《隧道建设》2017,37(10):1287-1295
利用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考虑完全流-固耦合效应的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过程进行模拟和验证,并进一步分析水位高度、渗流时间对开挖面变形、地表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开挖面变形随支护压力比的减小经历3个阶段的变化,且与土体塑性区的发展密切相关;相比于无水状态,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开挖面稳定性显著降低,随水位的升高、渗流时间的增大,开挖面发生失稳破坏的支护压力比明显增大;支护压力比(表征支护压力)的减小将导致开挖面前方一定范围的孔隙水压力减小,靠近开挖面的孔隙水压力受扰动程度加剧,形成"漏斗状"的影响区;开挖面失稳导致土体位移场延伸至地表,引起地表产生明显的沉降变形,在不同的变形阶段开挖面中心点位移与最大地表沉降分别呈抛物线相关和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03.
用离散梁法建立钢板弹簧的动力学模型,采用ADAMS/Insight分析动力学参数对钢板弹簧刚度的影响,应用ADAMS/View中的Optimization实现对钢板弹簧的弹性模量和绕Y轴的转动惯量等动力学参数的修正,最终通过仿真分析完成对钢板弹簧刚度的优化。对优化前、后的刚度曲线和理论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4.
李超 《交通标准化》2013,(8):125-127
薄壁墩是目前公路桥梁墩台构造设计中广泛应用的形式之一.墩身工期一般处于关键线路,对总工期有重要影响.翻模施工法具有墩身施工安全、稳定、快速的特点,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05.
地铁弹性扣件失效对轨道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基于车辆单元与轨道单元的车辆-轨道系统振动分析数值方法,研究地铁弹性扣件失效对轨道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通过弹性扣件失效轨道时,轮轨间相互作用增大,各动力学指标值成倍增长,且随着扣件失效数量增加,动力响应增幅明显;失效扣件临近轨道结构的支承反力急剧增大,加速了线路几何形位的恶化。此外,地铁弹性扣件刚度低、橡胶垫层易老化,随着行车密度的提高,扣件失效产生的动力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06.
Direct electrochemical extraction of Ti5Si3 from pressed cathode pellets comprising of powdered Ti/Sicontaining metal oxide compound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molten salt electro-deoxidation technology.Three groups of mixtures including TiO2 mixed with SiO2,Ti-bearing blast furnace slag(TBFS) mixed with TiO2, and TBFS mixed with high-titanium slag(HTS) were prepared at the same stoichiometric ratio(Ti:Si=5:3) corresponding to the target composition of Ti5Si3,and used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s in this experiment,respectively. The pressed porous cylindrical pellet of the Ti/Si-containing compounds served as a cathode,and two different anode systems,i.e.,the inert solid oxide oxygen-ion-conducting membrane(SOM) based anode system and graphite-based anode system were used contrastively.The electrochemical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t 900-1050℃and 3.0-4.0 V in molten CaCl2 electrolyt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xide components were electro-deoxidized effectively and Ti5Si3 could be directly extracted from these complex Ti/Si-containing metal oxide compounds.  相似文献   
307.
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场模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不受地区及路面结构类型的限制.采用理论分析法,从热力学传热过程原理出发,考虑大气能量传递的导热、对流换热、辐射传热的方式,建立周期非稳态热传导方程用于路面的温度场分析.在研究了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推导出适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场的公式.同时建立了有限元温度场模型,与层状体系温度场模型及Superpave温度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层状体系温度场分析结果与Superpave温度场模型、有限元温度场模型的偏差较小,且数值往往介于Superpave的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之间.  相似文献   
308.
针对海运陶土,提出了陶土运输专用设备的初步构想,将包装缓冲理论、隔振理论和仿生学理论引入初步设计中.根据《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和2010年版的《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关于船舶稳性的规定,对船舶满载时的基本稳性进行论证,提出船舶临界初稳性值的概念,进而采用替代法对船舶临界状态的初稳性值进行论证.结果表明,专用设备能有效提高船舶安全性能,降低船舶装运陶土易流态化风险.  相似文献   
309.
针对76 000 t散货船机舱区半立体分段EZ31P(EG31P+EG32P)在船台总组过程中变形过大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数值仿真计算其实际支撑状态下的应力及变形情况,得到与现场测量较为一致的结果;通过改进总组支撑方案,控制分段弹性变形,并将方案应用到现场总组过程中,测量得到分段变形已控制到精度许可范围,为总组过程快速搭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10.
基于上海长江隧道工程,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穿越堤防时的堤顶面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隧道半径和隧道收敛率对堤顶面沉降的影响相对简单,而堤身弹性模量、隧道上覆土层厚度、隧道间距对堤顶面沉降的影响相对复杂;堤顶面沉降随隧道半径和隧道收敛率的增大而增大;隧道正上方堤顶面最大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随堤身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最后趋于一稳定值;隧道正上方堤顶面最大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开始时都随着隧道上覆土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当覆土厚度大于20 m之后堤顶面沉降减小幅度趋缓;在隧道间距小于10 m时两隧道之间的堤顶面沉降随隧道间距的增大而增大,而在两隧道间距大于10 m时堤顶面沉降随隧道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堤顶面最大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都和隧道间距呈S形关系。结果表明,当隧道穿越堤防时,可采取增大堤身弹性模量、减小隧道收缩率、采用适当的隧道半径、覆土厚度和间距来减小堤顶面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