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81篇 |
免费 | 41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69篇 |
综合类 | 556篇 |
水路运输 | 4831篇 |
铁路运输 | 6篇 |
综合运输 | 23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7篇 |
2024年 | 200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122篇 |
2021年 | 166篇 |
2020年 | 274篇 |
2019年 | 135篇 |
2018年 | 130篇 |
2017年 | 212篇 |
2016年 | 210篇 |
2015年 | 247篇 |
2014年 | 304篇 |
2013年 | 248篇 |
2012年 | 342篇 |
2011年 | 421篇 |
2010年 | 315篇 |
2009年 | 361篇 |
2008年 | 301篇 |
2007年 | 488篇 |
2006年 | 423篇 |
2005年 | 258篇 |
2004年 | 127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前在桥梁船撞防护的专项设计或船撞力专题研究中,对船舶撞击力的研究和桥梁在船舶撞击作用下的响应关注较多,而对船体最大变形量的研究较少。基于ANSYSLS-DYNA软件,对4种不同载质量的内河代表船舶在3种航速、2种碰撞角度下撞击4种墩型的船撞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提取船体最大变形量,并分析船体最大变形量与船舶载质量、撞击速度、桥墩类型及撞击角度的关联性,同时与经验公式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撞击速度及撞击角度是船体最大变形量的主要控制因素,桥墩类型与之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2.
993.
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对发展西江航运和流域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二线船闸布置方案与原一线船闸布置的相互影响,采用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二线船闸下引航道两类不同布置方案下的水流条件,通过分别测定一、二线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纵、横向及回流流速三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得知:一、二线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采用共用布置方案时,在中洪水流量情况下,口门区内横向及回流流速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当采用下引航道口门区分开布置形式时,二线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多项流速在各级通航流量下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94.
高水头船闸常采用第二类输水系统以满足船闸闸室内水流条件的要求,但往往工程量大、施工复杂。根据船闸闸址处地形、地质条件,抬高闸底奠基高程以达到降低工程量并简化施工的目的,并在采取一定消能手段后,采用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形式。通过物理模型,对旁海航电枢纽输水系统进行布置及优化,证实采取加大闸室初始淹没水深、闸室两侧出水口加设连续消力坎、优化进出水口布置及进水口布置帷墙等措施可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998.
船体曲面成形技术是船舶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如何更好更快实现船体复杂曲面加工,一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借鉴插补原理,对传统船体复杂曲面加热线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圆弧形板、s形板、帆形板和马鞍板的加热线。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分析四种加热线下钢板变形情况,并通过实验检验了插补形式下的船体曲面成形效果。结果表明:(1)插补算法得到的船体曲面加热线路程比传统加热线路程节约75%以上。(2)对有限元计算位移进行曲面拟合,得到的预测模型与实际船体曲面基本一致。(3)实验了四种曲面加热线,并将有限元预测位移与实验进行对比,二者误差在6%以内,有限元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该方法降低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