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75篇
综合类   88篇
水路运输   123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导航系统等车栽设备的日益增加,引起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减弱驾驶员的避险能力.结合模拟驾驶器和脑电波测试仪的实验方法,对车载平视显示仪发布的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HUD信息及界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CRH3动车采用众多高新技术,给动车驾驶带来了极大挑战.CRH3动车虚拟驾驶仿真系统的开发,旨在对动车司机进行模拟驾驶、故障处理、非正常行车处理等方面的多媒体教学培训,培养动车司机的操作应变能力.CRH3动车虚拟驾驶仿真系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CRH3动车组驾驶进行全三维虚拟化列车逻辑模型仿真,可以展示不可视、不可摸、不可入列车部位的结构、布局及连接方式,轻松设置现实中不经常遇到而采用实物方式设置又很麻烦的故障,能反复无破坏地设置、查找和排除电气设备等系统故障,提高了培训效率、降低了培训成本,解决了铁路部门在高速铁路现场难以进行司机培训的问题培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3.
无线电通信模拟器是航海模拟器的一种,广泛应用于GMDSS通用操作员的培训过程中。无线电通信模拟器的质量,与GMDSS培训质量密切相关。本文在详细研究公约对于无线电通信模拟器的要求后,提出了模拟器研制的主要思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4.
汽车驾驶模拟器是1种研究“人‐车‐路‐环境”交通特性的重要工具,由于具有重现性好、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研究方面,尤其因其能够在危险场景中采集多种车辆数据,近年来汽车驾驶模拟器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进展飞速。文中简要介绍了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国内外发展历史,从驾驶分心、道路设计、交通设计、交通事故和驾驶疲劳5个方面梳理出汽车驾驶模拟器在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并分析了这5个方面研究领域中驾驶模拟器实验的其中利弊,探讨了汽车驾驶模拟器在中国交通安全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5.
应用运行车速(85%位车速)对道路设计一致性进行评价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但用来进行评价的参数——运行车速的获得大都是在道路上测得的,提出一种通过在专用汽车驾驶模拟系统上进行实验,获取运行车速,从而建立运行车速预测模型的方法。实验采用真实路段的虚拟场景,并可在实验中实时记录速度数据,利用速度数据对平均车速、85%位车速与单圆曲线的曲率变化率CCRs及坡度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应用CCRs及坡度建立平均车速、85%位车速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6.
日本东京羽田国际机场第4跑道规划建于东京湾东侧,2/3位于填海造地的人工岛上,其余1/3位于多摩川河口上,为了疏散河水,该部分采用桥梁结构。对于桥梁部分机场跑道,荷载作用下桥面的变形和桥路基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是影响飞机乘坐舒适性和飞行操作安全性的2个主要因素。借助飞行模拟试验,根据飞行员主观评价的调查结果对桥面混凝土板厚度和过渡段沉降标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桥面板弯沉和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增大会降低飞行操作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尤其对舒适性的影响更为明显。依据50%以上的飞行员对道面性能的评价为不舒服或更差这一标准,最终对羽田机场第4跑道桥面板厚度和过渡段不均匀沉降标准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27.
马昭胜 《船电技术》2006,26(5):45-47
轮机模拟器船舶电站仿真器是以某先进集装箱船为母型研制的国产第二代船舶电站仿真器,文中介绍了该型船舶电站仿真器的系统,并阐述了该船舶自动化电站模拟器主要组成及功能原理。  相似文献   
128.
为在道路设计阶段确定平纵组合与相邻路段线形对车道偏离的影响,并为减少因道路线形因素引发的侧碰、追尾甚至车辆驶出路外事故提供改善依据,基于真实的山区高速公路道路设计参数及周边地形,搭建驾驶模拟场景,利用驾驶模拟试验获取小客车车道偏离数据,并对应获取车辆当前所在路段及上、下游路段的线形参数。以车辆车道内行驶为参照,沿道路行进方向,将车道偏离行为分为左偏驶离车道与右偏驶离车道。因车道偏离受驾驶人影响,采用双层Logit模型,分别判定道路线形及驾驶人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直线路段,曲线更易引发车道偏离行为,驾驶人易偏向于曲线内侧行驶;上游300 m路段曲率差越大、平均车速越大,则车道偏离的概率增大;相对于缓坡(-2%≤坡度S≤2%),行驶于上坡(S>2%)或下坡(S<2%)路段时,车辆车道偏离概率减小;车辆行驶于外侧车道的左偏驶离车道概率大于行驶于内侧车道;驾驶人因素对左偏驶离车道的影响比例为8.8%,对右偏驶离车道的影响比例为25.6%。研究结论可从组合线形角度帮助工程师设计更安全的山区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29.
As driving error is a main contributory factor of road accidents, it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are of great interest in the road safety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driver distraction, driver characteristics and road environment) that affect overall driving error behaviour and estimates a new unobserved variable which underlines driving errors. This estimation is performed with data obtained from a driv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 which 95 participants covering all ages were asked to drive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distraction (no distraction, conversation with passenger, cell phone use) in rural and urban road environment, as well as in both low and high traffic conditions. Driving error was then modeled as a latent variable based on several individual driving simulator parameters. Subsequently, the impact of several risk factors such as distraction, driver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road environment on driving error were estimated directly. The results of this complex model reveal that the impact of driver characteristics and area type are the on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bability of driving errors. Interestingly, neither conversing with a passenger nor talking on the cell phone hav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act on driving error behaviour which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sent analysis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that represents overall driving error behaviour instead of individual driving errors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30.
跟驰过程中跟驰车速、跟车间距的波动性表征了驾驶员跟驰行为平稳性.利用8自由度高逼真驾驶模拟器,通过开启关闭运动系统构建动静态模拟器,分析运动系统对不同跟驰状态下驾驶员跟驰行为平稳性的影响.动态模拟器相对于静态模拟器对比结果表明:加速跟驰状态下,跟驰车速、跟车间距平稳性分别提高了12.5%和27.4%;减速跟驰状态下,跟驰车速、跟车间距平稳性分别提高了27.4%和22.9%;稳定跟驰状态下,在跟驰车速为10 km/h、40 km/h和80 km/h时,跟驰车速平稳性分别提高了30.7%、22.2%和17.6%,跟车间距平稳性分别提高了23.6%、37.9%和17.0%.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跟驰车速为40 km/h的稳定跟驰状态下,跟驰车速和跟车间距在动静态模拟下的平稳性存在显著差异;加速跟驰状态下,动静态模拟器下驾驶员跟车间距平稳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减速跟驰状态下,动静态模拟器下驾驶员跟驰车速平稳性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成果为开展驾驶模拟实验的动静态模拟器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