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25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存在较多人为因素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决策评价方法,即加权相似系数法。它把层次分析法与聚类分析中相似系数的概念结合起来,克服了主成分分析法、关联分析法等方法的不足,具有科学、简便、实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2.
以乘客需求为导向的城市公交服务设计导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凡  张建武 《城市交通》2009,7(5):62-67
针对城市政府如何在有限的财政投入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向乘客提供所需公交服务的问题,提出应以乘客需求为导向,制定一部城市公交服务设计导则。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探讨导则制订过程的4个层级,即总目标、分目标、指标和细则。针对武汉市公交服务设计导则的制订,以公交线网结构、公交服务水平、公交车辆最高乘载率、公交车辆生产力、公交服务可靠性、公交运输系统角色几个分目标为例,分别讨论了其对应指标和细则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43.
为确定长江阶地粉质黏土相似材料配比方案,本文研究原材料间配比关系。基于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滑石粉、膨润土、石英砂和水为原料,配置基坑模型试验粉质黏土相似材料,通过剪切试验获取九组配比方案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两个物理力学指标,采用极差法和方差法分析各因素的敏感性与显著性,研究滑石粉、膨润土、石英砂以及水含量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极差法与方差法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两种方法能合理判断各因素对考察指标的敏感性与显著性;膨润土掺量虽少,但对粉质黏土的黏聚力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其次为滑石粉含量,当滑石粉含量增多时,相似材料黏聚力逐渐增大;滑石粉含量为相似材料内摩擦角的主要控制因素。试验方法和结果可为其他模型试验中土质相似材料的配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采用“成组—相似工程”技术创建我国现代造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造船业10余年来引进国外先进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采用“成组-相似工程”技术对建立甸现代造船模式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并建议通过国际合作,跨跃式地实现我国船舶生产的敏捷制造模式。  相似文献   
45.
为了建立广州港现行环境下的风险评估方法,应用贝叶斯准则推理,建立了风险评估的贝叶斯模型和广州港的风险矩阵,对广州港2010—2012船舶航行风险进行了评估和预测,结果显示,广州港的风险率为万分之8--12,广州港的航行风险处于安全的水平。  相似文献   
46.
基于正交设计方法,将雅沪高速公路某隧道围岩的粘聚力和摩擦角作为研究目标,使用粉煤灰、干河沙和机油作为原料进行拌和,较好地模拟了V级围岩。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相似材料物理参数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最终确定材料的合理配比,为下一步的试验研究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上海市城市道路精细化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编制背景、适用范围、编制理念和章节安排,界定了精细化管理的定义。就其中慢行交通、公共交通、路面质量、附属设施、交通管理、掘路和日常养护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了解析,以促进《导则》的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8.
基于振动压路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提出了路基施工中振动压路机选型的主要指标,并根据一种客观性标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以属性数学理论建立路基施工中振动压路机选型综合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合理、计算过程简便,可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工程适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的综合评价中。  相似文献   
49.
相似关系设计是模型试验的关键环节。以沪杭客专32 m跨度的简支箱梁为原型,探讨了适合于徐变试验的模型的设计方法,建立了模型和原型的相似关系,设计了简单相似模型梁结构,推导出模型梁与原型梁的弹性上拱和徐变上拱的相似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原型梁的弹性上拱推算值、徐变上拱推算值与实测值,验证了相似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0.
在简要介绍国外桥梁设计规范对公路桥梁冲击系数计算方法的规定的基础上,以跨径为90 m的独塔双索面双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依托,进行了该桥结构的动力特性的分析与冲击系数的实测,并对该桥的冲击系数与采用国外公路桥梁冲击系数计算公式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按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所计算的桥梁汽车冲击系数与本试验实测基本吻合,而国外桥梁设计规范计算得到的冲击系数则偏大。建议针对运营若干年后的桥梁进行冲击系数的试验研究,以为今后规范的修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