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篇
  免费   119篇
公路运输   624篇
综合类   361篇
水路运输   107篇
铁路运输   132篇
综合运输   7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Using the WPG03 duty cycle developed from global positioning data collected in Winnipeg, Canada, real world energy demands and costs are modeled. Three types of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four temperatures and two charging scenarios are compared to a vehicle with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ld temperatures are shown to greatly affect vehicle operation energy costs, which is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for cold weather cities such as Winnipeg. The largest energy cost savings are obtained for smaller-battery plug-in hybrids that had the opportunity to charge during the day.  相似文献   
82.
83.
以城市公交车为研究对象,运用覆盖率、路段频度等方法,选取城市典型的公交运行线路,并进行大量的实验和实际运行数据的采集。利用主成分析和聚类分析构建行驶工况,研究表明,将众多反映道路交通特征的运动学片段特征值用主成分析法压缩成代表原始数据80%以上信息的3个或4个公因子的方法是可行的,接着用聚类分析提炼这些运动学片段。根据统计分析的概率随机选择并重组实际运动学片段,并以典型公交线路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基于实际公交车速度的行驶工况,构建能反映典型公交线路交通状况的工况。  相似文献   
84.
分析了高速公路立交入口区域车辆行车特征,提出了碰撞危险指数概念,考虑了碰撞可能性系数、碰撞车辆速度差、目标车道跟驰车辆在碰撞时的速度、加速度、前后车辆间距5个因素,将入口区域车辆可能发生的碰撞行为分为5种情形,研究了5种情形的发生条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价模型。针对不同的主线车辆运行车速、车头间距和匝道驶入车辆运行车速...  相似文献   
85.
以云南小磨路K109+600~K122+024路段上的隧道群、陡坡与混行路段为试验样本路段,应用虚拟视景生成系统建立了路段三维静态与动态模型。在隧道内设置倒伏示警柱、视觉标线与常规标线3种中央隔离设施,在爬坡路段与混行路段上均设置附加车道,对比分析了3种路段上的平均车速与车辆平均横向位置,并评价了3种安全保障措施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隧道内,3种中央隔离设施下的平均车速标准差分别为9.74、10.01、10.40 km.h-1,车辆平均横向位置标准差分别为0.54、0.70、0.69 m,说明设置倒伏示警柱后,车辆保持较好车速和横向位置;在爬坡路段上,当交通流量不超过1 000 pcu.h-1时,设置附加车道有利于主线路车辆车速的提高;在混行路段上,当非机动车流量分别为500、800 pcu.h-1时,设置附加车道后,车速增大,车速标准差减小,车辆横向位置变大,说明设置附加车道有利于提高和稳定车速,并可减少与对向车辆的冲突。  相似文献   
86.
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根据2000-2009年间的卫星遥感影像,开展永川区城市扩展变化研究,并探讨其城市扩展的驱动力机制.研究提出: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永川城市扩展的根本动力;山地城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扩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城市规划和政策本身并不是城市扩展的直接动力,但对城市空间扩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交通...  相似文献   
87.
郭生昌  吴少霖 《水运工程》2011,(12):163-166
在码头桩基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软基条件下的沉桩施工,出现溜桩是一种常见现象.对溜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指出溜桩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若对溜桩处理不当,会造成桩身裂缝、断桩等缺陷,严重时可能还会造成安全事故,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介绍了溜桩事前和事后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并进一步对解决措施进行检验,经检验,解决措施效果良好,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8.
以城市地下道路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驾驶模拟舱模拟驾驶员在各种不同条件和环境下的城市地下道路上的行驶情况,总结城市地下道路在交通安全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统计分析驾驶员的心理、生理因素以及驾驶员的违章行为,车流和道路环境与城市地下快速路系统交通安全的关系和产生的影响,并预测在城市地下道路中可能会发生的多种交通事故,提出预防建议和可采取的紧急救援措施,对城市地下道路系统的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9.
以山区公路某隧道群为对象,对用于非分离式隧道中的可倒伏示警柱、视觉标线、常规标线等三种中央隔离设施进行了驾驶模拟对比实验;建立了设置有3种隔离设施的道路虚拟实验场景;利用驾驶模拟系统进行受试者实验,对实验中获取的车辆动态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速度及其标准差、车辆行驶轨迹的横向位置及其标准差的分析结果得出:可倒伏示警柱和视觉标线有利于隧道内的行车安全,除去成本因素,可倒伏示警柱的安全性会更高些.  相似文献   
90.
为有效地实现疲劳提前预警,研究了心电信号(ECG)和转向特征随驾驶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分析了ECG信号的4个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分析之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综合的ECG评价指标来分辨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分析了驾驶员在不同驾驶状态,不同的道路线形下的转向行为,应用转向熵方法分析了转向数据,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