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10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刁有明  贾复 《船舶工程》2012,34(1):20-22
文章介绍了11.9米玻璃钢潜水渔船的设计内容、相关设备及主要性能。该船既保持了玻璃钢渔船节能环保的优势,同时又保留了原船所特有的作业特点。经用户实际使用证明:该船各项性能优越,适合批量建造、使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32.
讨论内装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小型船舶的内装工程实例说明内装设计结合船舶结构、舱室布置、防火绝缘、减振降噪、地板敷料和家具布置等进行综合优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船舶碰撞是一种复杂非线性瞬态响应过程,在碰撞区内的构件一般迅速进入塑性流动状态,出现撕裂、屈曲等形式的破坏和失效,因此对小型快艇结构碰撞特性进行分析非常必要。分析了艇艏撞击作用下快艇舷侧加筋结构的渐进破坏过程,给出了撞深曲线。为表征小型快艇船体结构的耐撞性能,建立了基于综合考虑塑性应变衡准和撞深衡准的小型艇结构耐撞性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分析,开展快艇改进舷侧的结构耐撞性优化研究。数值分析表明,对于中小型快艇,碰撞损伤主要是艇体的总体弯曲变形,损伤变形区域占全船的比例较大,采用塑性应变衡准和撞深衡准能有效地刻画中小型快艇结构耐撞性。  相似文献   
34.
详细介绍了166客位玻璃钢高速客船的研制情况,重点探讨了该船关键技术:船型及船舶主尺度的选取;线型、船体材料的选用;船体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及主要机电设备的配置。同时,给出了实船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5.
王维信 《中国修船》2010,23(3):22-24
针对某型辅助船液压传动绞网机失力(输出转矩大幅降低)故障,综合分析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探究故障原因,维修工作采取重点控制措施,有效解决了失力问题。  相似文献   
36.
惯性导航系统以其精度高、自主、隐蔽性强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海上试验在整个惯性导航系统设计、研制、交付使用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探讨全铝制高速艇惯性导航系统海上试验方法,并经实践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为惯性导航系统在高速艇上的安装、试验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7.
刘媛 《广东造船》2007,(4):21-23
本文介绍了100吨级缉私艇推进系统的选型配置,通过对两种布置方案和三种型号主机的性能参数对比分析,选定本艇的推进装置方案,试图建立一种量化的评价模块。  相似文献   
38.
水上火灾具有起火快,易蔓延,难扑救等特点,如能在起火初期尽快将消防人员送达起火处了解火情并进行初期扑救,往往能对扑救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消防水炮和高速艇相结合,是满足上述需求的一个解决方案。主要介绍了消防水炮在小型艇上的应用实例,采用恰当功率的水炮泵,优化选取的进水口、尽量短而直的管路是该艇水炮设计的技术特点。通过对该具体项目的实施及故障进行分析,简要阐述了水炮设备在小型船舶上使用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通过分析深V型滑行艇的实艇在预试航过程中出现的航速问题,在总结实艇试航的各项技术数据的基础上,有针对地分析和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着重介绍所采用的主要减阻措施和取得的效果。通过采取修改螺旋桨提高推力;通过在艇首部安装创新的分裂式楔形板,抬升船体并大幅度降低艇的阻力;结合实艇试航调整尾板和排气导流板,使所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之间得到较佳匹配,最终提高艇的航速近4kn,解决艇的航速难题。  相似文献   
40.
浙江内河、湖泊“负干舷”活鱼运输船航态特殊,不能按照现行船舶检验规范进行常规检验衡准,对其稳性、载重线及构造等进行了相关分析后,对检验标准提出补充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