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篇
  免费   241篇
公路运输   834篇
综合类   580篇
水路运输   217篇
铁路运输   182篇
综合运输   6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分别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于高家坪高边坡开挖后防护前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综合两种方法的结果提出高边坡的防护方案;并且对防护后的高边坡,再次用两种方法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强度折减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得到了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142.
利用腐植酸原粉作为客土基材成分,在道路边坡进行客土喷播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客土基材中适量加入腐植酸原粉对客土喷播坡面土壤具有显著改良作用,且可显著提高客土喷播边坡植物建群速度。  相似文献   
143.
榆社群地层广泛分布于晋中、晋东南盆地,随着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涉及该地层的路线越来越广。概括介绍了其具有的地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提出软弱夹层带来的边坡易坍塌问题应引起工程勘察和设计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4.
在对沥青路面车辙的类型及其特征阐述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车辙产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实践证明,这些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很好地预防车辙,并可以较好地提高原沥青路面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45.
文章以南友高速公路中分带绿化改造工程为依托,介绍了西番莲和炮仗花两种藤本植物的生态学特征,阐述了搭设网架种植攀爬植物的具体施工技术,并对比分析了搭设网架种植攀爬植物的新型绿化模式的效果及优势,为高速公路中分带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6.
边坡监测是检验边坡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直接影响公路全寿命周期的安全。目前,针对滞洪区高速公路生态边坡的应用研究较少,护坡效果也尚未明确。因此,本文依托津石高速天津西段生态护坡工程的实际项目,设计开展滞洪区路基边坡稳定性监测试验和生态性监测试验,对边坡稳定性和生态性效果进行验证分析,为滞洪区路基边坡生态护坡设计施工提供技术参考和实践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生态护坡的稳定性和生态性效果优于传统护坡,新型生态护坡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7.
以汽车的动力特性和通过特性为理论依据,根据目前快速公交专用车辆大都采用低地板大型铰接底地板车辆的现状,结合其容量比一般普通公交大得多的特点,对快速公交专用道的道路线形设计进行分析,提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8.
浙江甬台温高速公路受强台风"海葵"影响,里程桩号为K1566处的边坡工程有明显变形破坏现象。基于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产生边坡滑移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配套方案应用于边坡滑移处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9.
选取江宁河典型性断面,结合河道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取参数,运用瑞典条分法对江宁河堤防工程边坡现状进行稳定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50.
在线路纵断面的设计中引入节能坡设计理念,对优化线路纵断面设计、降低牵引能耗值和节省运营支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速铁路的特点,提出高速铁路进站节能坡的设计方法和计算算法,给出计算流程,确定各影响参数的约束条件。开发进站节能坡设计程序模块,实现多参数化的进站节能坡设计。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对车站坡段坡度、车站中心至节能坡变坡点距离、动车组编组质量、进站制动力使用系数、节能坡进入初始速度5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和仿真分析,确定各因素对进站节能坡的影响程度,为进站节能坡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