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篇
  免费   241篇
公路运输   834篇
综合类   580篇
水路运输   217篇
铁路运输   182篇
综合运输   6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为了能够准确地进行框架预应力锚杆边坡支护结构动力分析及抗震设计,通过对该类结构进行震害分析,推导出地震作用下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建立了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并采用力法进行了求解。基于建立的动力分析模型和震害模式,给出了其抗震设计方法。考虑了地震响应沿坡高放大效应,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和破坏模式建立了框架预应力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的动力稳定性验算模型。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并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地震作用下最危险截面发生在边坡中偏上部位;梁柱截面尺寸是延性设计和发生斜压破坏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12.
针对山区公路边坡点多、线长、规模小、地质资料少和现有岩体评价分级系统难以应用的特点,介绍了安全管理科学中的危险源理论,结合工程地质学和统计学方法,提出了公路岩质边坡危险源的概念和分类;结合岩土力学理论,采用人工智能方法,研究了山区公路岩质边坡危险源的辨识分级方法;借鉴社会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山区公路岩质边坡危险源的风险评估方法和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通过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山区公路岩质边坡危险源的安全性评价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13.
依据工程建设对边坡变形、稳定的要求,结合中国目前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路基设计和施工的实践经验,针对山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与基岩构成的自然边坡,尝试建立一种简洁、清晰的工程地质分类,使施工建设者更容易理解和把握不同类型自然边坡的内在规律,避免设计缺陷和失误,防止人为灾害和工程隐患。  相似文献   
914.
安全监测是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安徽汤屯高速公路Ⅱ—7高边坡治理中现场施工情况和地质情况,针对性的布置了多种监测仪器,为该工程的优化设计、指导施工、安全预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质调查发现,高边坡为一岩质顺层边坡,岩层角度大于自然边坡坡度。在开挖后,高边坡出现了变形为滑移弯曲—滑移拉裂复合型的变性特征。通过监测成果的分析,确定了高边坡为整体变形的特征和确切的滑动深度。并把高边坡变形分为变形快速发展、蠕滑变形和变形基本稳定3个阶段。  相似文献   
915.
通过浅海湾软土堤基上抛填施工便道稳定分析,揭示软土堤基上抛填体底部加筋对抛填边坡整体稳定性具有的重要意义。基于对二阶坡减缓坡比方案的比较研究,指出削减坡比对于提高软土堤基边坡稳定整体安全性效果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副堤镇压法加固软基人工边坡,加固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16.
以郑西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出口明洞段右侧边坡为原型,针对黄土高陡边坡的开挖形式及在土钉支护等施工全过程中,边坡岩土体及土钉支护结构的位移、轴向拉应力的变化,以FLAC软件对边坡开挖高度和支护方式进行分析与比较选择。  相似文献   
917.
用离散元法研究锚索锚杆联合加固边坡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离散单元法深入研究了高陡岩石边坡在未加固、锚杆加固、锚索加固和长锚索短锚杆联合加固情况下,边坡岩体中的塑性区和应力场分布特征,从力学机制上阐述了长锚索短锚杆联合加固高陡岩石边坡的机理。结果表明:锚索锚杆联合加固边坡,能改变岩体较大范围内应力场分布,减少应力集中的区域和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在锚索间布置的锚杆,强化了局部的岩体强度,使得形成的“加固梁壳”更有利于坡体稳定。  相似文献   
918.
以FLAC2d为基础,利用其自带的fish语言编制了考虑非饱和土水气两相非饱和渗流-地表径流耦合程序,通过算例分析表明,为了准确地评价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建议采用耦合边界进行计算,同时考虑水气两相的流动。  相似文献   
919.
为提高基本和声搜索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提出了基于未知解空间探索与已知解空间开发相平衡的改进和声搜索算法。在基本和声搜索算法迭代一段时间后,在当前最好解的周围进行开发,所得的改进解反馈给基本和声搜索算法,继续进行迭代,如此反复,直至没有更好解产生为止。将新算法用于求解边坡最小安全系数,算例分析表明其效率比基本和声算法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20.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针对高切坡变形监测数据的特点,运用概率统计、灰色理论及时间序列模型建立了一套系统数据分析方法,并对三峡库区太平溪高切坡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平溪高切坡整体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