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3篇
  免费   234篇
公路运输   1153篇
综合类   1807篇
水路运输   819篇
铁路运输   458篇
综合运输   18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51.
跨坐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以往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通过曲线时的车辆进行了相应的受力分析,并按照防止脱轨稳定性、防止车辆倾覆稳定性、轮胎磨耗性能、导向性能,对跨坐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52.
田德铁路地处复杂山区,区内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溶是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本文介绍了田德铁路岩溶发育的地质条件和岩溶地貌形态特征,并对岩溶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同时针对沿线的岩溶发育特点,提出了岩溶中低山区选线原则和各类工程在岩溶区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953.
针对南京地铁机场线复合地层的特点,特别是复杂多变的安山岩地层特性,以及工程筹划上对盾构设备需求量大的实际情况,选择两段区间隧道拟采用的3台既有复合盾构机进行适应性评估、再制造技术研究,确定设备改制后的性能指标,介绍盾壳、推进系统、刀盘刀具等主要系统的改制方案。改制后的设备均顺利完成了相应区间隧道的实施,可为同类条件下的盾构机选型或改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54.
基于紧邻隧道变形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典型工程为依托,借助有限元软件,开展基坑施工过程模拟,对基坑开挖过程支护结构与周边环境进行响应评价,以此为基础优化基坑支护方案,并通过现场实测验证。研究表明:采用原有支护方案基坑开挖对既有地铁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存在安全隐患,有必要进行优化;基于计算结果作支护方案调整后,车站与隧道最大位移较原有方案减小29%和27%;紧邻地铁侧采用灌注桩围护引起的位移小于连续墙,究其原因是连续墙成槽影响产生可观的变形;同时采用灌注桩围护能显著降低工程造价,实际工程设计施工应引起重视。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实例基坑采用的计算模型具备合理性。  相似文献   
955.
研究目的:安全性能是地铁运营的重要保障。为了科学地评价地铁安全综合性能,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本文构建了地铁安全性能的指标体系及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供各城市地铁建设、运营管理部门参考。研究结论:以某地铁为研究对象,对本文所构建的地铁安全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应用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铁安全的综合性能为"安全",本文所构建的地铁安全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有利于及时发现地铁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56.
研究目的:针对山区铁路地质选线中的地质条件复杂、线路方案多、论证周期长、方案决策难的问题,研究三维可视化地质选线技术和GIS工程地质评价方法,实现地质选线和评价方法的模型化、定量化和系统化.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多源地质信息集成、遥感信息提取、三维地理建模以及工程地质评价方法,建立三维可视化GIS集成体系,实现地质资料管理、空间分析、专题图制作、三维浏览功能,从而有效提高山区铁路地质选线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57.
研究目的:结合现场调查,采用轻型动力触探、K30 测试、Evd测试、瑞雷面波法等手段对白阿既有铁路路基基床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对现有基床性状进行综合评估,得出提速后路基基床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状态,研究结论为提速工程的设计和方案比选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论:根据既有线调查、填料成分等,在考虑整体的同时进行既有线路基分段落评价,这样既可以减少数据离散带来的影响,提高评价结果的精度;对于运营多年的白阿铁路线路基基床,承载力和强度不合格处主要集中在基床表层0.0~0.6 m 和底层0.6~1.2 m 范围内,需要对该深度范嗣内填料进行重点测试评价;轻型动力触探有操作简单、适用性强的优点,但测试数据离散性较大,如何降低误差是今后需解决的问题;K30相对Evd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可以先对不同等级既有线路进行对比试验,探求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Evd替代部分K30测试点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物探瑞雷波速测试法与轻型动力触探法相结合,可以准确揭示路基基床承载力及强度不满足要求的位置和范围,对既有路基基床的现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58.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成为提升城市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建设方案评价需重点研究。研究结论:在深入分析评价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既有评价方法在处理评价指标、专家权重和定性问题定量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专家决策法和主成分分析三种方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模型的求解进行了简化;给出了比较完善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将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具体案例。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模型较为适用,能够实现轨道交通建设方案的优化选择,可以为合理的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9.
滑坡整治工程后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于滑坡病害整治工程的后评价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可行的评价方法和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滑坡整治工程后评价的各个相关因素,进行两两对比综合判断,提出了一套完整可行的评价方法和体系。研究结论:对于滑坡病害整治工程的后期评价,筛选出了12项主要影响评价结果的因子,其中包括定性因子和定量因子。在考虑各因子权重与专家权重的基础上建立的滑坡综合后评价模型,可以判断滑坡整治工程的治理效果是否合理得当,能够为以后的滑坡工程的后评价体系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960.
针对地铁备件种类繁多、供应商分布广、生命周期损失频率差异大等特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设计了地铁备件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各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供应商评价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