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2篇
  免费   853篇
公路运输   2846篇
综合类   1676篇
水路运输   1218篇
铁路运输   1209篇
综合运输   15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534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522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534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盾构法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土—结相互作用的动力有限元法,引入无长度的3自由度弹簧单元模拟纵向螺栓接头,分析行波波长、地基刚度与阻尼对盾构法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行波从水平方向输入时有突变弯矩产生,突变弯矩随波长和阻尼的增大而减小,而地基刚度系数对突变弯矩的影响相对较小;行波作用下,产生的接头最大轴力及最大弯矩值均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而地基刚度系数及阻尼系数取值对最大弯矩值的影响较小。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设计计算中要重视输入地震动参数的选择,且取较小的阻尼系数。  相似文献   
32.
改性淤泥做码头填筑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新型固化剂对江底淤泥的改性作用,使得江底淤泥达到作为堤岸码头填筑材料的技术要求,同时使得淤泥改性后淤泥改性土在抗剪强度指标上达到C≥30Kpa、内摩擦角f>25°,成为工程用土。一方面可以减少江底清淤工程量;另一方面,可以将淤泥作为填筑材料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33.
真空预压影响区旋喷桩防护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旋喷桩防护真空预压影响区构筑物的工程实例,对影响区防护和未防护断面的表面位移、深层侧向位移、地层中孔隙水压力和地下水位变化等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旋喷桩的止水和支护效果好,保护了建筑物的安全;分析得出旋喷桩与土层交界面处的裂缝和影响区内的排水板减弱了真空预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但对加固区内加固效果有不利影响。并对旋喷桩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和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4.
在软弱混合岩粉砂质粘性土层中暗挖施工地铁隧道,由于该土层的工程性质较差,呈软塑状,含水丰富,含砂率高,粘性很差,孔隙比达到0.9,自稳能力差,暴露后马上坍塌,自稳时间短,承载能力差,遇水后几分钟便软化崩解,触变性强,施工扰动易液化,导致隧道施工困难。在此,结合工程实践,开发了在此种土层中施工的经济合理方法,且能满足工期要求。施工前,进行地面加固、超前降水等措施;施工中,进行超前支护,提高每循环作业的施工速度和效率,每循环完毕,及时封闭掌子面。为类似地层的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倪彬  唐永男 《水运工程》2007,(1):84-86,94
以某工程含淤泥新杂填土地基强夯法处理为例,通过对工程地质资料和试夯施工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强夯参数和施工工艺对地基进行了有效的加固处理,并根据PLT和SPT试验对强夯后地基的质量检测结果对强夯法处理新杂填土地基的效果和地基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强夯施工后各土层的承载力均比施工前提高了2-3倍,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6.
灌注桩深基坑的有限元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金民东路站深基坑使用灌注桩作为支挡结构的开挖、支护施工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据此分析了灌注桩内力、水平侧移等随施工过程的变化以及主体结构的内力情况,并研究了灌注桩刚度、地基土刚度对支护结构侧移和弯矩的影响,对实际施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7.
提速线路旁深基坑施工的路基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速线路和高路堤旁开挖深基坑及施工墩台对既有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是工程施工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此文结合津浦线澥河大桥护孔工程深基坑钻孔桩支护的成功经验,探讨了路基防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38.
以杭州软土地区某紧邻地铁区间两侧对称开挖深基坑工程为背景,运用三维数值模拟及实测数据剖析等 手段,分析双侧对称开挖基坑对运营地铁区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开挖深度的前提下,两侧基坑平面 尺寸差异为既有地铁区间水平位移变形的重要影响因素;软土地区基坑拆撑、回筑阶段的变形增量不可忽视, 最大占比超过了总变形量的 25%;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及桩基工程施工对邻近地铁区间影响较为显著。 本工程采用分区对称开挖,加强围护体系刚度等变形控制措施总体保障了邻近地铁的运营安全,为类似工程的设 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分析了湿陷性黄土路基地段接触网土建接口要求及技术难点,针对湿陷性黄土地段路基处理措施及接触网荷载特性,研发了带承台、小桩径钻孔灌注桩接触网基础.该基础的抗震及防渗漏水措施、基础内独立接地极技术在郑西客运专线应用效果良好,在我国西部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建设项目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上海地铁内江路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内江路站紧邻黄浦江,站位所处地层主要为流塑状淤泥质黏土,地下水位埋深约1m,地质条件极差。以该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为依托,详细阐述采用SAP84有限元程序建立荷载-结构模型对叠合墙体系进行内力增量分步叠加法计算的过程,以及钢筋混凝土与钢管相结合的内支撑体系设计。目前,车站的主体和3个附属结构已经完工,工程进展顺利,说明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