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20篇
综合类   36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为解决客运专线拱桥承台设计无明确铁路规范可依这一问题,通过建立桩-土-承台结构相互作用模型的方法,阐述桩-土-承台结构在上部结构作用下如何计算承台的应力和配筋,通过与已有规范方法比较,论证了桩-土-承台相互作用模型的配筋结果更加安全,为拱桥承台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2.
将饱水软土地基视为两相介质,考虑水的渗流和土骨架变形的耦合作用,用间接边界元法分析层状饱水软土地基中横向受荷群桩动力阻抗,探讨饱和土中孔隙流体对饱和土中横向受荷群桩动力阻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真空预压在大型填海造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龙照  张兆华 《水运工程》2006,(B09):102-105
从填海造陆工程的要求出发,阐述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在大型填海造陆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4.
土体的结构性模型是土力学的核心问题.本文根据不同的模型理论和方法,把土体的结构性模型分为复合体本构模型、微观力学本构模型和土体的塑性理论模型,并对各个模型的研究现状、建模的思路与实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5.
针对非饱和土体的总粘聚力与基质吸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有非线性系数的总粘聚力与基质吸力的非线性关系式,并进一步得到了相应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通过采用四种不同性质土体的试验数据的检验与分析,证明了关系式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研究表明:非线性系数是与土的性质有关的重要参数,对于特定的土体,其值可以不随基质吸力的变化而变化,而取为常数,可以通过选取不同的非线性系数值来反映不同类型土的非线性特征;当非线性系数的值为1时,含有非线性系数的抗剪强度公式与已有Fred lund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的形式相同,说明Fredlund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只是关系式的一种特殊情况,含有非线性系数的抗剪强度公式有着更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6.
新意法隧道设计施工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70年代中期,意大利的Pietro Lunardi教授开始研究并逐步创立了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ADECO-RS法),该方法用中文解释为“新意法”。介绍新意法的理论基础、新意法隧道设计施工的基本步骤以及新意法与新奥法的不同之处,为新意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对巴西圣保罗市地铁扩建项目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进行了讨论。对原状土样做了试验以研究残积土的本构特性,并确定了一个不相关联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使其反映在地铁隧道开挖典型应力路径下残积土的特性。提出了模拟开挖的应力释放法,根据这一方法可用二维有限元计算在隧道开挖三维过程中土体的响应,从隧道的实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的结果对比中可看出两者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58.
结合国内外筋土界面参数的最新研究进展,从试验方法、加筋材料、填料以及常用参数定义等方面进行总结,指出现行规范中筋土界面参数在加筋材料、填料及无试验资料时的合理取值等方面存在局限;通过对各种试验方法的分析,认为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是研究筋土界面特性的主要手段;然后详细讨论了各种试验方法测得的参数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获取的界面摩擦参数的关系;最后推荐加筋土结构设计时采用强度参数而放弃似摩擦系数,并建议在更加明确对加筋材料和填料要求的同时,完善现行规范对无试验资料时筋土界面参数的推荐取值。  相似文献   
59.
膨胀土是一种亲水性较强的特殊土,遇水易发生胀缩变形,导致修建在膨胀土地区的路基常产生路面开裂、沉降、翻浆等病害.新型土工织物是一种具有排水与加筋功能的新型土工材料,除像传统排水结构一样能排\"明水\"外,其毛细织物沟槽产生的毛细力还能排毛细水,在非饱和环境下排水效率高.为研究新型土工织物对膨胀土水分迁移的影响规律,通过在膨胀土中设置一层土工织物,开展毛细水上升、降雨入渗条件下素土(素土样)、新型土工织物排水(排水样)及不排水(阻隔样)3种工况的一维土柱对比试验,探索新型土工织物对膨胀土的含水率(体积、质量)、膨胀率及不排水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与新型土工织物形成的阻隔系统使得更多的水分集聚在土工织物周围,产生了类似\"锅盖\"的效应;在膨胀土中铺设新型土工织物,能延缓水分迁移速率和抑制胀缩变形,膨胀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发生了显著变化;阻隔样中新型土工织物将水分吸附、阻滞在其周围不能排出,易造成病害,排水样中试样内外湿度差产生的吸力差将\"抽吸\"到新型土工织物毛细沟槽中的水分横向导出;为充分发挥新型土工织物在非饱和环境下的排水效率,需将其延伸至土样外.研究成果可为膨胀土路基设计、施工及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不同冻土条件和路基结构将影响冻土区路基裂缝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文章分析了多年冻土区路基裂缝产生的原因,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加筋土抑制冻土裂缝的机理.以青藏铁路清水河加筋土路基试验段为工程实例,调查了该区域路基裂缝的形态,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加筋方式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清水河高温不稳定冻土区内,当加筋路堤中竖向加筋间距为0.6m时抑制多年冻土的裂缝效果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