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89篇 |
免费 | 31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968篇 |
综合类 | 747篇 |
水路运输 | 983篇 |
铁路运输 | 1788篇 |
综合运输 | 1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5篇 |
2024年 | 117篇 |
2023年 | 93篇 |
2022年 | 144篇 |
2021年 | 229篇 |
2020年 | 205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68篇 |
2014年 | 270篇 |
2013年 | 198篇 |
2012年 | 378篇 |
2011年 | 401篇 |
2010年 | 262篇 |
2009年 | 198篇 |
2008年 | 238篇 |
2007年 | 359篇 |
2006年 | 318篇 |
2005年 | 153篇 |
2004年 | 127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为预测摩擦缓冲器的实际工作状态,从几何特征和作用原理的角度,建立详细的MT-2型缓冲器理论模型。首先,通过对缓冲器内部各摩擦元件的运动学和静力学分析,推导出缓冲器在准静态下的阻抗特性;其次,引入附加摩擦系数量化各摩擦元件之间动静态摩擦过渡时的黏滞补偿,并模拟出缓冲器在动态下的阻抗特性;最后,利用C80型货车冲击试验数据对该缓冲器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总体上,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下的缓冲器示功曲线基本吻合,说明模型的正确性;局部上数值模拟中缓冲器从加载Ⅰ阶段过渡至加载Ⅱ阶段的突变现象在冲击试验中表现的并不明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02.
为了检算铁路客运专线闭塞分区长度与列控系统的符合性,设计基于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的高速列车牵引计算平台。采用HTML,CSS,JavaScript,Vue.js,Node.js和Koa等Web技术进行开发,使用MySQL作为后端数据库,构建B/S架构应用平台,包括基础数据处理、列车运行仿真、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闭塞分区检算和统计分析5个功能模块。其中,列车运行仿真模块为牵引计算平台的核心,由线路信息、列车动力学模型、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算法和速度控制组成;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算法具备列车超速防护功能,根据移动授权和列车速度距离信息生成允许速度和制动指令,实现列车运行仿真的闭环处理。选取京沪高速铁路列控工程数据和CRH3A型动车组参数进行列车牵引计算,得到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验证闭塞分区设计长度满足列控车载设备制动距离要求。结果表明:该平台可用于闭塞分区长度符合性检算,从而验证闭塞分区设计与列控系统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703.
为有效评估典型地铁站台射频天线对乘客电磁暴露的安全性,设计地铁站台无线通信系统吸顶天线和乘客人体模型,利用基于有限元的电磁仿真软件,构建吸顶天线辐射下的地铁站台乘客候车电磁环境模型,研究候车乘客的公众电磁暴露问题。结果表明:天线分别工作在900和2 440 MHz时,人体组织的平均比吸收率最大值分别为4.441×10-7和1.165×10^-6W·kg^-1,电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0.139和0.148V·m^-1,平均比吸收率在人体组织内的衰减均大于电场强度的衰减;2 440MHz时的射频电磁能量在颅内的穿透能力小于900MHz时;所有计算值均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制定的公众电磁暴露限值,说明地铁站台射频天线对乘客的电磁暴露不会构成健康威胁。 相似文献
704.
将科研管理项目按研发内容分类、分级、逐层分解,并将其中的主要数据录入数据平台后,可以形成可用的科研管理项目平台的数据分析模型。轨道交通科研项目的主要数据具有大量、高速、多样、高价值的特点,完全符合数据分析的工作要求。结合轨道交通科研项目开发体系管理工作的特点,通过各项目数据的快速查询调用、分解及比对分析,可以取得更直观、更有效、更简洁的管理效果,提高对科研项目的执行的保障效率,增强对预算投入等的监督力度。以实际科研项目的数据应用为例,分析了科研项目管理平台的功能。 相似文献
705.
西镇站~青岛站区间TBM掘进隧道开挖线净距逐渐变小,左右线隧道开挖线净距由6 m逐渐减小,左右线出洞处隧道开挖线净距最小为0.56 m。右线TBM隧道先行掘进施工,待左线TBM掘进时,左线TBM撑靴需要的顶推力会对右线隧道洞壁产生较大反力,将会对小净距隧道先行掘进隧道管片及周边围岩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合理控制掘进技术参数,采取对先行洞安装可移动式台车支撑体系和管片背后注浆等措施,对先行隧道管片及周边围岩进行加固,同时加强对先行隧道管片及可移动式台车支撑体系监控量测,确保左线TBM掘进顺利通过了小净距段。 相似文献
706.
党芳英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4,(6):89-92
结合钢板桩围堰在某铁路桥施工中的应用,针对施工现场河道冲刷层厚、其下有2~3 m厚硬塑状黏土层的特点,为避免河床表面松散粉沙地质层受水流冲刷对施工造成影响,以及节约使用封底混凝土的原则,将钢板桩超长处理,达到围堰内清淤,不进行水下封底,直接抽干围堰内水后,浇筑20 cm厚混凝土垫层就可施工下道工序的目的,加快了工期,节省了资源,保证了质量。 相似文献
707.
数字化施工,是指依托建立数字化地位基础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工地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工地现场机械控制系统等基础平台,整合工地信息资源,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建立一个开放的信息环境,从而为施工现场提供增值服务的施工模式。路基数字化机械施工就是在路基施工现场环境和常规路基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摊平机、压路机、挖掘机等机械之间建立一个交换的数字化信息平台,为施工服务。 相似文献
708.
文章主要针对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车辆试制中出现的车体尺寸超差的问题,对尺寸超差原因和车体焊接工艺进行了分析,从车体组焊工装设置、焊接顺序等方面进行了工艺改进和验证.为建立一种使用内藏门的微鼓型断面B型车体制造平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09.
简要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车辆转向架构架裂纹的整改方案及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试验的方法。以线路运营试验检测到的载荷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构架裂纹的部位和各种影响因素确定了本试验的试验载荷,提出了试验结果的评定标准,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证明,通过对构架的裂纹处采取补强措施,可改善构架的应力分布,提高构造强度。 相似文献
710.
动车组检修基地的规划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马国友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5):98-101
铁路动车组检修基地的规划设计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通过介绍JR东日本公司的动车基地现状,重点对3类基地的检修工艺、房屋组成、基地规划布局和主要单体建筑的设计特点进行了技术分析,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今后动车基地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