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8篇 |
免费 | 12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47篇 |
综合类 | 742篇 |
水路运输 | 430篇 |
铁路运输 | 1090篇 |
综合运输 | 1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66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164篇 |
2019年 | 81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138篇 |
2014年 | 213篇 |
2013年 | 148篇 |
2012年 | 230篇 |
2011年 | 231篇 |
2010年 | 201篇 |
2009年 | 151篇 |
2008年 | 157篇 |
2007年 | 188篇 |
2006年 | 181篇 |
2005年 | 101篇 |
2004年 | 79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193.
提出1种高速铁路路基全断面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基于该结构工作状态,分析其主要功能特性,设计碾压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将全断面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应用于工程试验段,跟踪监测其服役特性。结果表明:试验段轨道结构及路堤基床动力性能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试验段基床含水量维持在8%~18%,受天气影响小,而邻近的纤维混凝土对照段基床含水量为10%~35%,随天气波动显著;试验段沥青混凝土的吸热作用,使得路肩处基床温度较对照段大;试验段路基竖向变形监测值较对照段稍大,但均满足限值要求;试验段沥青混凝土与底座等接触情况良好,无松散剥落等病害,仅在底座板接缝处有数条裂缝,而对照段出现较多的纵横向裂缝,严重影响其防水封闭效果;沥青混凝土修补方便,可维护性高。 相似文献
194.
面向我国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结构特点和管养现状,研究提出基于运营性能的高速铁路大跨桥梁健康管理总体思路。通过高速轨检车轨道几何周期巡检结果和有砟道床捣固指数,建立基于灰度理论的捣固指数预测模型,为桥区有砟轨道线路养修提供依据。基于健康监测数据,分别引入ARMA模型、神经网络法及三分之一倍频程谱方法对桥梁结构整体状态实时预警。提出梁端伸缩装置和大吨位支座桥梁关键部位专项监测技术,构建了基于钢轨横向偏移量和伸缩装置疲劳应力变幅的梁端伸缩装置评定方法,以及基于累积位移的支座耐久性预测与评估方法。研发了基于BIM的大跨度桥梁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提出了桥梁状态分层分级评估方法,融合多源数据进行历史趋势分析、故障诊断与预测,为实现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健康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5.
196.
197.
采用现场钻探、调查等方法对高速铁路黄土隧道运营前洞口段轨道板上拱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轨道板上拱机理,并给出相应处理方案。分析结果表明:中心水沟渗漏导致地基土含水率增大是轨道板上拱的主要原因;隧底湿陷性新黄土受水浸泡软化,仰拱填充层开裂,明洞段受其两侧暗洞段与路基桩板纵向挤压作用产生隆起;受水浸泡后,寒季冻涨作用使轨道板上拱。整治前隧道进口洞门段轨道板上拱最大值为12.9 mm,采用旋喷桩对隧道仰拱底予以加固并采取隧道疏排水措施后上拱现象消失,说明该措施可有效控制轨道板上拱变形。 相似文献
198.
以普速铁路京九线不同曲线半径为研究对象,建立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磨耗和裂纹萌生预测模型;计算60N廓形在不同曲线半径条件下的轮轨接触状态,预测了不同曲线条件下磨耗发展率、裂纹萌生位置与寿命,并与京九线现场观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疲劳损伤的累积,不同曲线半径下钢轨的阶段磨耗发展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曲线半径小(600 m)的磨耗发展率降低最快,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大,平均磨耗发展率降低趋势减缓;不同曲线半径下钢轨裂纹萌生位置均在钢轨表面以下1~3 mm处,横向位置在距离轨顶中心15~20 mm范围内,曲线半径600 m外轨裂纹萌生寿命大约为2.64×105次,内轨裂纹萌生寿命约为4.86×105次,与现场观测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99.
200.
就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配合比的配置、调整、现场搅拌、施工等过程控制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在京沪高铁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作了介绍,为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在今后高铁施工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