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72篇
综合类   286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通过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脑组织SDF-1α及CXCR4的表达以及抑制该通路后对外周炎症细胞浸润、轴索损伤和β-APP及MMP-9表达的影响,揭示SDF-1α/CXCR4通路在DAI后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头颅瞬间旋转装置制备大鼠DAI模型,于造模后6、24、48、72h取脑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脑组织SDF-1α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并且通过给予该通路特异性抑制剂,观察外周炎症细胞浸润后相关蛋白β-APP、MMP-9的表达,及脑脊液中轴索损伤相关蛋白MBP的含量,揭示其在DAI后的炎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 DAI模型组皮层SDF-1α及CXCR4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测定DAI后24h,脑皮层组织中MPO阳性细胞数、β-APP、MMP-9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脑脊液中MBP的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给予CXCR4特异性抑制剂AMD3100后,脑皮层组织中MPO阳性细胞数、β-APP、MMP-9的表达较DAI模型组均明显下降,并且脑脊液中MBP水平也较DAI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 SDF-1α/CXCR4通路活化在介导大鼠DAI后脑组织的炎性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正面碰撞试验后排女性假人伤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车碰撞试验,对假人伤害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后排假人伤害的特点,并讨论造成前后排假人伤害差异的原因,对于促进和提高车辆被动安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引起的脑损伤及修复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SAH后脑损伤的炎症瀑布学说、皮层传播抑制、大血管痉挛致脑缺血学说、微循环障碍学说、神经元微环境改变等研究表明,SAH后脑损伤是多种病理过程共同导致的神经元细胞功能障碍或凋亡,而神经保护因子的释放在机体自我保护修复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在临床治疗方面,脑脊液外引流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氧自由基清除剂、纤溶酶原激活剂、内皮素受体抑制剂、钾离子通道激活剂等在临床或动物实验中显著改善了脑血管痉挛,提高了SAH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0只,体重280~320 g,随机分为2组。瑞芬太尼预处理(R)组(n=10)经股静脉注入瑞芬太尼,速度为0.6μg/(kg.min),每次输注5 min,连续3次,中间间隔5 min;盐水对照(C)组(n=10)经股静脉注入生理盐水,每次输注5 min,连续3次,中间间隔5 min;30 min后对所有动物的右侧颈内动脉用尼龙线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阻闭120 min,然后拔出尼龙线恢复再灌注。再灌注2 h后处死动物,取大脑组织标本,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细胞凋亡的情况,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光镜观察发现R组细胞肿胀坏死明显减轻,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较C组明显减少。再灌2 h后R组凋亡细胞阳性率、TUNEL阳性率较C组减少(P<0.05)。结论瑞芬太尼能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坏死,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
韩峰  岳国辉 《天津汽车》2012,(10):17-19
为降低在低速追尾碰撞中乘员颈部受到的挥鞭伤害,文章对挥鞭伤生成原理、E-NCAP及C-NCAP挥鞭伤试验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依据E-NCAP中等强度动态试验标准,对普通头枕及Re-active头枕进行试验对比,从结果评价中可看出,Re-active头枕在头枕接触时间、颈部伤害指标NIC、Nkm及上颈部剪切力4方面均优于普通头枕,试验结果总得分也高于普通头枕,说明Re-active头枕能够在低速尾碰过程中更有效地保护乘员头颈部。  相似文献   
96.
正面碰撞时轿车后排乘员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轿车后排乘员在发生正面碰撞时的安全性,文章利用碰撞仿真分析软件MADYMO,建立包括某轿车车体、安全带和假人的乘员约束系统正面碰撞模型,并与碰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对安全带形式和座垫角度对乘员的HIC、胸部3ms加速度和左右大腿力等损伤值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表明使用3点式安全带同时匹配座垫倾角25°的方法,能使头部损伤下降59%,胸部伤害下降20%,腿部损伤下降70%,有效提高后排乘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7.
以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研究了正常和模拟缺血再灌注条件下,豚鼠右心室游离壁的内、外膜下传导和跨壁传导等心肌传导特性。结果显示,在心肌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兴奋在豚鼠右心室内膜下的扩布有所减慢但无方向性差异,心外膜不同方向上的传导差异则显著增大。同时,。C室肌外向和内向跨壁传导时间均有明显性延长,部分标本甚至出现完全性跨壁传导阻滞。,G肌传导特性的这种不均一性变化,为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折返激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8.
本文采用自制的针电极和改进的方法,记录了50例正常人在分别刺激胫后神经和节段性(根性)皮神经(腓肠和腓浅)时的腰髓电位(LP)和皮层电位(CP);接着又记录和观察了48例单侧L_5或S_1神经根受压患者上述神经受刺激时的LP和CP。结果发现:节段性皮神经刺激的LP异常率达85%,其CP为48%;胫后神经刺激的LP异常率为33%,其CP仅为8%。  相似文献   
99.
就辽宁省东部山区水毁原因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0.
我院骨科自1978~1993年共收治先天性脊柱畸形427例,手术证实合并脊髓纵裂40例,其中17例术前经CT检查确诊。18个骨嵴中(1例为2个骨嵴),16个为骨性嵴,2个分别为软骨性和纤维性嵴。CT特征:椎管中央的纵行骨嵴将脊髓或马尾分为两部分,多数骨嵴两侧蛛网膜下间隙及脊髓不均称;该部椎管扩大;椎体及附件结构紊乱。CT是一理想、可靠的诊断方法,不仅能准确诊断损害的平面,而且能显示椎管的自然状态和骨嵴的轮廓及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