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2篇
  免费   395篇
公路运输   1875篇
综合类   1452篇
水路运输   1159篇
铁路运输   512篇
综合运输   10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舰船加强筋尺寸的合理确定一直是结构设计中的热点问题。本文综合考虑总纵弯曲应力和局部载荷的相互作用,研究加强筋的许用应力折减系数(Cs)的影响因素与合理取值方法。通过分析加强筋的力学模型、对比不同规范中的Cs取值,以及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一系列加筋板模型,拟合Cs曲线并与规范对比,并验证剖面对称性和局部载荷作用方向对Cs取值的影响方式,丰富了舰船局部强度校核方法的技术背景,为板架设计、舰船三维局部校核程序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2.
研究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头时距对不同CACC比例下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关系,进而为CACC车头时距设计提供参考. 应用优化速度模型(Optimal Velocity Model,OVM)作为手动车辆的跟驰模型,PATH真车实验标定的模型作为CACC车辆的跟驰模型. 基于传递函数理论,推导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判别条件,计算关于CACC比例与平衡态速度的混合交通流稳定域. 分析混合交通流在任意速度下稳定所需满足的临界CACC比例与CACC车头时距的解析关系,提出随CACC比例增加的可变 CACC车头时距设计策略,并通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可变CACC车头时距策略的正确性. 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提可变CACC车头时距策略下,CACC车头时距随CACC比例增加而逐渐降低,避免取值较大影响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的提升;当CACC比例大于35%时,混合交通流在任意速度下稳定.研究结果可为大规模CACC真车实验的实施提供理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3.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ethod of modeling free flow spe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hydroplaning. First, the lift forces for different water depths were estimated using Bernoulli’s equation.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al test performed by the Jap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the hydrodynamic pressure coefficient was determined to be 0.03 (tf s2/m4). The validation of the predicted lift force is found in another published paper. A very good match is found between the computed values by the proposed numerical model and the data in other published papers. Then, the loss of contact force is considered to evaluate the hydroplaning performance of a tire. To simulate the hydroplaning speed, a tire-sliding model was utilized to obtain the traction and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the road surface and the tire. The observation data obtained in Japan in 2009 is compared with the physically computed hydroplaning speed, yielding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raction force at the measured desired speed is, on average, 23.4% of the traction force at hydroplaning speed. The analytical model offers a useful tool to quantitatively show that the free flow speed changes as the water depth increase.  相似文献   
74.
鱼雷定深运动方程含有诸多的非线性项,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有较大难度。运用非线性科学中的分叉理论,选定鱼雷定深运动方程中的某一流体动力系数扰动值为分叉参数,系统地分析在经典比例微分深度控制系统作用下,鱼雷在退化平衡点处的航行稳定性。利用中心流形定理,推导出系统状态变量解析表达式,对系统 Hopf分叉进行分析,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流体动力系数变化使定深航行产生 Hopf分叉,并给出了确保鱼雷稳定航行的流体动力参数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5.
Traffic flow optimization and driver comfort enhancement are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an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 system. If communication links are added, more safety and shorter gaps can be reached performing a Cooperative-ACC (CACC). Although shortening the inter-vehicular distances directly improves traffic flow, it can cause string unstable behavior. This paper presents fractional-order-based control algorithms to enhance the car-following and string stability performance for both ACC and CACC vehicle strings, including communication temporal delay effects.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is compared with state-of-the-art implementations, exhibiting better performance. Simulation and real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for validating the approach.  相似文献   
76.
以新五维超混沌系统为对象,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采用非线性控制法、主动控制法及全局控制法,分别设计了控制器,实现了新五维超混沌系统的反同步。通过数值仿真,对三种方法的反同步效果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主动控制法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77.
路基长期稳定性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要想通过设计或施工一劳永逸的解决,在技术上是困难的,在经济上也是不适宜的。只有通过对设计、施工、养护三者综合考虑,把握影响路基长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才能经济、合理地解决该问题,使公路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8.
木材船海上运输具有一定的风险,一旦积载和绑扎不当或管理不妥,造成货物滚动、移位、货垛倒塌,就会引发安全事故甚至导致船舶倾覆。因此,加强木材船的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是确保木材船安全运输生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9.
轻型屋面钢檩条的竖向荷载、整体稳定性计算以及檩条与屋面梁、屋架的连接构造是设计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规范和国家标准设计图的编制提出若干问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邓锷  杨伟超  雷明锋  尹荣申 《隧道建设》2017,37(11):1430-1435
为更有效地进行薄基岩顶板条件下隧道施工安全控制,以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不同顶板厚度下隧道爆破施工引起的围岩振速分布特征及其对围岩的损伤情况,并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当顶板厚度在5 m及以上时,围岩是稳定的;2)当顶板厚度为3 m时,最危险横断面上基岩顶板内开始产生严重的拉伸裂缝及一些径向裂缝,将形成超挖;3)当顶板厚度≤2 m时,径向裂缝贯穿顶板岩体,围岩稳定性较差,在掌子面后1 m内可能发生塌落、掉块等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