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229篇
综合类   164篇
水路运输   122篇
铁路运输   98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进行海上交通实态调查工作时,因海域分布广.需要多个雷达站同时对来往船舶进行观测,通常会遇到如何解决各雷达站之间原始数据的相互吻合问题,为此提出了点、区间匹配2种解决方法。通过回波的位置关系进行相邻观测点之间编号的识别和传输,成功地解决了多点观测同一目标原始数据的归一化问题。  相似文献   
42.
为给铁路旅客选择合理的旅行方案提供参考,以旅行目标值与换乘目标值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值,考虑旅客从起点站出发、最终到达终到站、在中转站进出平衡的约束条件,建立旅客旅行换乘方案选择问题的数学模型。分别给出旅行时间、换乘次数、票价、距离、到发时刻和综合指数6种目标权值的确定方法,提出最短路法和列车匹配法2种求解方法。最短路法是通过构造并简化旅客运输网络,求出网络上若干条次短路,再根据各条次短路上列车的接续,构造列车换乘方案网络图,根据该网络的目标权值确定最短路,得到最优换乘方案。列车匹配法是根据列车运行图信息直接搜索发、到站的接续列车集合,求其两列车对应的重合停车站,根据重合停车站集合的情况选择迭代步数,剔除显然不利方案,构成换乘方案,根据方案的权值进行比选,得到最优换乘方案。对2种算法均用C#编程实现,并用现有的全路客票数据进行检算。计算结果表明:2种算法均能得到最优换乘方案;列车匹配法所用计算时间比最短路法少160 ms。  相似文献   
43.
王术合 《电气化铁道》2003,(1):32-35,44
本文介绍了一种设备简单、投资低、工程量小、施工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的简单环网供电方案及相应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具体分析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短路保护及自动装置功能及简单环网供电支援方案,阐述了该方案对运营的影响、设备的国产化和工程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44.
根据船用自动天线匹配调节器的功能要求,提出了国产化自动天线匹配调节器硬件设计方案。采用了测载波半周期计数值、求4次平均值计算误差累加和、快速的匹配算法、合理设定分频系数和存储容量等方法,解决了提高测频精确性、Π型电容电感匹配网络的自动调整算法、提高自动调整速度、网络参数存储等关键技术。该技术已被运用到国产自动天线匹配调节器产品中,其实际匹配效果、调整时间等性能指标均不低于同类进口机型。  相似文献   
45.
主要介绍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阐述其主要零部件在整车上的匹配设计、系统参数的客户化设置和系统标定方法,为整车设计人员和系统的广泛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6.
针对计算机视觉在几何测量应用中图像匹配特点,提出了将多分辨率和极线约束与相关法相结合的图像匹配方法。该方法采用金字塔分层和极线约束来弥补相关匹配带来运算量大的不足,克服了图像匹配中精度低的缺点。通过计算机视觉在几何测量检测系统中图像匹配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速度及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47.
该文通过有关试验的分析对比,认为:在水泥剂量受限制的情况下混合料的粗细程度、集料的质量、最大干密度的确定等几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使室内试配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8.
Daily activity diaries can be recorded as sequences of characters representing events and their contexts as they unfold during the day.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s as used in bioinformatics have been used by a number of researchers to measu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ravel patterns on the basis of temporal sequencing of events, activity transition, and total activity time. The resultant similarity matrices have been shown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classifying sequential patterns than classifications based on alternative similarity indices. The basic algorithms can be amended to include the geographic coordinates of events by a suitable amendment to the definition of distance. This permits quantitative classification of Hagerstrand-type activity trajectories on the basis of both activity and spatial similarity. Such a classification can be used to group similar trajectories and to identify representative trajectories that are analogous to measures of central tendency in univariate statistics, giving more concrete meaning to the concept of the activity pattern than any other method now available.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effect of considering both events and locations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daily activity patterns using activity diary data gathered in the town of Reading. The algorithm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Clustal_TXY alignment software package.
Clarke WilsonEmail:
  相似文献   
49.
结合某款纯电动客车的研发与应用,介绍纯电动系统的匹配设计和整车CAN网络架构,并提出合理的纯电动系统高压配电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50.
针对公司某款中型载货车发动机悬置隔振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根据现有车辆实验测定的振动数据和现有软垫的刚度参数,优化悬置系统的参数,应用ADAMS软件的分析优化,并通过振动试验的测定,最终达到优化悬置隔振的目标。为以后的载货车的悬置优化分析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