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358篇
综合类   415篇
水路运输   284篇
铁路运输   198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人均出行次数是居民出行强度最直接的反映。以北京为例,分析城市交通和社会经济的互动关系,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人均出行次数的影响因素,运用因果关系图及系统流图剖析人均出行次数与其他因素的因果反馈关系,最后分析相关政策措施及系统可能行为模式。这项研究可为相关部门提供辅助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王存江 《交通标准化》2010,(13):217-219
在预应力砼构件中,由于种种原因,预应力会损失掉一部分,总损失约占控制应力的30%左右。设计时必须先将其计算出来,得出构件中的有效预应力,进而确定构件各阶段的应力状态。长期观测得知,高性能砼构件的预应力损失要比普通强度砼的损失大。  相似文献   
993.
采用ANSYS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弹性地基上双层板三维路面结构模型,对复合式碾压混凝土路面结构进行了多种因素影响下的路面荷载应力分析,包括基层和面层的层间接触状况分析,临界荷位分析,碾压混凝土面层的模量和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模量和厚度、以及路基的模量等因素对板底弯拉应力的影响分析,以试验路的荷载应力、温度应力理论计算以及回弹弯沉实测结果,作为路面典型结构的路用性能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复合式碾压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NSYS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弹性地基上双层板三维路面结构模型,对复合式碾压混凝土路面结构进行了多种因素影响下的路面荷载应力分析,包括基层和面层的层间接触状况分析,临界荷位分析,碾压混凝土面层的模量和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模量和厚度、以及路基的模量等因素对板底弯拉应力的影响分析,以试验路的荷载应力、温度应力理论计算以及回弹弯沉实测结果,作为路面典型结构的路用性能参考。  相似文献   
995.
采用BISAR 3.0计算软件对不同轮载和层间接触状态下沥青路面路表弯沉、面-基层间正应力和剪应力、路基顶面压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与轴载和胎压有很大关系,同时层间黏结作用的缺失和超载将大大增加车辙、拥包和推移出现的概率。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给区域交通管理者提供合理、准确的交通状态信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可用于识别高等级公路路段交通状态的方法。针对路段中检测单元上交通状态决策信息的离散、模糊和时变特征,将路段内相邻检测单元同类交通状态决策信息合并,得到有序交通状态块;基于vague集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权距离公式,并将合并后各交通状态块在路段中的位置和长度作为权重,建立了基于交通状态块决策信息的路段综合交通状态融合识别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识别高等级公路路段交通状态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7.
在路面结构设计中,许多因素都存在不确定性,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将对路面结构的可靠程度产生严重影响.以现行《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为依据,结合《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应用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理论,并考虑设计参数的随机性和变异性,阐述了沥青路面结构的可靠度概念.在此基础上,对路面质量的控制指标建立极限状态方程,提出了沥青路面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方法,并结合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98.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桥梁动静态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新方法(P-SWR技术)加固工艺的可行性及加固效果的有效性,对某一高速公路上已有较严重损伤混凝土板梁进行了加固与系统测试。给出了P-SWR加固桥梁时钢丝绳数量和张拉控制应力确定,钢丝绳和锚具布置等设计方案以及详细的施工工艺。系统测试了P-SWR加固前后桥梁的动静态力学性能,包括:施工过程中钢丝绳应变、钢丝绳张拉后所加固梁的跨中反拱值,加固前后正常通车时随机汽车动态荷载作用下和部分封闭交通时恒定静载作用下梁的跨中挠度、跨中截面处纵筋应变、跨中截面处板底混凝土应变以及钢丝绳的应变增量等。结果表明,P-SWR加固效果明显,加固后桥梁的极限承载力和正常使用承载力达到规范要求,P-SWR加固技术是一种主动高效式的加固方法,与现有其他加固技术相比优势明显,值得在桥梁等结构加固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99.
自然类比法在黄土路堑边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目前黄土地区公路路堑边坡设计仍以自然类比法为主要设计依据的现状,以陕西黄土自然边坡为调查研究对象,提出极限状态坡的定义及鉴别标志。测量了79个陕北至关中黄土极限状态坡,并将其按地形地貌、粒度组成和抗剪强度特征等的差异,划分为3个地段进行对数线性模型回归和不同置信度下的统计分析,给出3个地段不同置信度下坡高与坡度的相关关系,将自然类比法从各工点的定性分析转化为系统的定量分析。结果与目前已修建的黄土路堑边坡对比,认为量化的自然类比法可以作为黄土路堑边坡设计的一个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跟踪的行人过街状态表达与分析方法。采用自适应的混合高斯背景模型实现复杂交通场景下的背景抽取,提取运动行人目标;通过扩展的Kalman滤波算法对过街行人进行跟踪,获取行人的运动轨迹;根据有限状态自动机理论将行人过街过程表达为连续的微观行为状态;在行人过街运动参数的基础上,对行人的过街状态进行推理并分析,得出合理的过街行为方式。通过实际无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视频跟踪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