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72篇
公路运输   422篇
综合类   383篇
水路运输   174篇
铁路运输   190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为解决地下工程中叠合结构接触面采用常规凿毛等方式进行预处理时存在的施工难度大、剪力槽设置参差不齐等难题,提出一种便于施工的预制叠合结构形式,然后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波浪形、三角形以及梯形波纹结构面进行受力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梯形结构面在结构应力、接触面压力以及接触面滑移方面更有优势,并确定梯形结构面作为静力荷载试验方案。通过静力荷载试验对比分析整体现浇梁和梯形结构面叠合梁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水平位移以及裂缝开展形态,结合实测数据表明: 在受到相同荷载作用下,叠合梁的挠度增量小于整体现浇梁,同时叠合梁在裂缝开展阶段存在停滞现象,能够减缓裂缝穿过叠合面,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承载力。  相似文献   
32.
冯光华  林治平 《水运工程》2017,(10):206-210
通过对软土地基中1根桩长52.5 m、桩径1 m的钢管桩的压桩试验、拔桩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探讨软土地基中钢管桩工程性状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软土地基钢管桩水平静载试验的最大弯矩值在泥面以下2倍桩径处,且不随着荷载的增加而改变;软土地基的水平静载试验,按照按泥面位移10 mm进行位移控制时,其m值可取3 500 kN/m~4;软土地基由于侧阻力较小,压桩试验时,传递至桩底的轴力值与桩顶荷载的比例可达30%,而拔桩时,该值为12%左右。  相似文献   
33.
从解析几何的角度分析了传统双曲线方法,该方法是用平行于沉降轴的渐近线来判定极限承载力;提出了采用双曲线上曲率最大点来判定极限承载力。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曲率最大点判定极限承载力得到的Qu是传统的以渐近线判定得到的Qult作折减所得,曲线越平坦折减越多;在极限承载力随拟合采用荷载级数的规律方面,最大曲率点法与传统方法一致,得到的极限承载力均随着采用级数的增多逐步增大并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4.
霍永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介绍霍永高速公路普通路段交通标志、标线、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基础上,对霍永高速长大纵坡、桥隧结合段、小半径曲线等特殊路段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方案,以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道路利用率。  相似文献   
35.
解毅 《山西交通科技》2011,(5):40-42,48
主要通过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得出该场地内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为2 150 kN;单桩水平临界荷载可取50 kN。桩身内力测试表明该种桩型的荷载主要由侧摩阻力承担,为端承摩擦桩;侧摩阻力由上至下分布不匀;桩端在极限状态时才发挥出较大端阻力。承台下反力测试分析表明在分级荷载作用下承台中心轴线剖面土反力分布总体特征呈现外缘大、中间小的趋势,实测承台底部最大地基土反力为0.246 MPa。  相似文献   
36.
五跨连续小箱梁桥静载试验及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五跨连续小箱梁桥进行了荷载试验及数据分析,并运用大型有限元程序Midas建立空间梁格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对多种试验工况下桥梁变形和截面应力的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桥梁变形和截面应力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桥梁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达到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桥型的设计与荷载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为确定高速公路动静弯沉之间的关系,获得与实际相符合的回归公式,通过总结国内外动静弯沉相关关系的研究成果,结合河南省典型公路动静弯沉之间的相关关系式,采用FWD取代贝克曼梁进行路基或者路面弯沉值测试,并通过试验段的对比试验建立简单的相关关系式,进行FWD弯沉试验所测动弯沉与贝克曼梁所测静弯沉之间的换算,同时对动静弯沉关系式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应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法确定的动静弯沉回归公式更接近真实,变异系数接近1;与其他回归曲线相比,最终回归曲线最接近实测值,回归效果最好,更适合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38.
以一工作水深为375 m的转塔式浮式生产存储系统(FPSO)为例,研究了复杂系泊系统静力特性计算方法.基本思路是,首先计算出每种类型锚泊线的水平张力TH-水平跨距X曲线,以离散点的形式给出;然后依次给出上端系缆点水平移动距离,相应的计算每根锚泊线新的水平跨距,再根据这些新的水平跨距在对应的TH-X曲线中插值求出此时的每根锚泊线水平张力,将其向X轴正方向投影,合成后即得上端系缆点移动后的系泊系统X方向水平恢复力.对垂直方向的恢复力计算方法与此类似.计算结果与Dynfloat软件结果吻合得很好.此方法简单直观,容易理解,且耗时较少,比较适用于复杂系泊系统静力特性计算.  相似文献   
39.
在水平静力作用下全直桩码头结构整体筒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基桩+刚性平台空间简化计算模型,提出了全直桩码头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整体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并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三维简化计算的桩顶位移、内力与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接近,简化计算精度一般情况可以满足结构设计分析的需要。全直桩码头桩基纵横向抗推总刚度相同,基桩纵横向抗推刚度对码头平台抗扭刚度的影响系数近似,与桩基布置的宽长比b/l的二次方成正比。因此,b/l〉0.5时,按规范方法进行横向力分配计算将会有较大的误差,此时宜直接按三维空间简化计算。  相似文献   
40.
通过杭甬铁路客运专线柯桥特大桥单桩静载试验,桩身应变、桩身压缩量及桥墩沉降的测试,研究深厚软土地区桥梁桩基的荷载传递特性及沉降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先于桩端阻力发挥作用;尽管桩端置于强风化凝灰质砂岩上,但在试验荷载下2根超长试验桩的端承比均小于1.5%,桩的承载特性表现为摩擦桩的性质;单桩静载试验实测的桩身压缩量占桩顶沉降量的85%以上;桥墩浇筑完成后经过753d的沉降观测,2个试验墩实测沉降量分别为3.00和3.41mm,其中,无砟轨道铺设后300d的实测沉降分别为0.11和0.25mm,表明在深厚软土地区采用超长钻孔灌注桩控制桥梁基础沉降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