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06篇 |
免费 | 33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35篇 |
综合类 | 744篇 |
水路运输 | 337篇 |
铁路运输 | 1537篇 |
综合运输 | 1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66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170篇 |
2019年 | 107篇 |
2018年 | 89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32篇 |
2015年 | 167篇 |
2014年 | 294篇 |
2013年 | 228篇 |
2012年 | 334篇 |
2011年 | 276篇 |
2010年 | 217篇 |
2009年 | 180篇 |
2008年 | 177篇 |
2007年 | 194篇 |
2006年 | 188篇 |
2005年 | 118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提出了一个在有高速公路和城市干道的组合路网中设置可变信息标志(CMS)组位置的最优化模型.与文献中现有的模型相比较,本文的模型有效地达到了实际规模道路网络计算复杂性问题和确保求解模型的质量之间很好的平衡. 本模型具有三个不同的特征:(1)认为在路网中设置安装可变信息标志(CMS)系统是一个必须同时考虑现在和未来需要和利益的典型的规划问题;(2)评估由于在路网中设置了可变信息标志(CMS)系统而带来的交通效益是通过具有不同交通分布型态的多个时段来完成的;(3)考虑了在不同的路段上和时段内交通事件的特征本质上是变化的因素.本文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用以检验在各种不同的交通输入参数中,如交通需求、交通事件特征值、以及驾驶员交通行为的不确定性对可变信息标志系统(CMS)在路网中的最优设置的潜在影响.最后,本模型应用于加拿大多伦多的401高速公路和辅道组成的混合道路系统,并且对CMS系统设置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02.
A novel 3-D MUSIC algorithm based on the classical 3D-MUSIC algorithm for the location of near-field source was presented. Under the far-field assumption of actual near-field, two algebraic relations of the location parameters between the actual near-field sources and the far-field ones were derived. With Fourier transformation and polynomial-root methods, the elevation and the azimuth of the far-field were obtained, the tracking paths can be developed, and the location parameters of the near-field source can be determined, then the more accurate resuits can be estimated using an optimization method.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algorithm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near-fields is more accurate, effective and suitable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03.
将S注入法和无线传输节点相结合,利用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网功能以及高容错性构建了无线节点通信网络.提出了采用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铁路自闭贯通线故障定位系统.该系统由信号注入装置、无线节点、开关站无线处理单元和智能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构成.通过无线节点检测注入信号.智能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接收无线节点传来的检测结果,并判断故障位置.注入信号的电源为恒流源,频率范围为220~320Hz.设计了并列方式和交错方式两种检测节点的布置方案.这两种方式均能满足信息传输可靠性的要求,但并列方式的系统可靠性比交错方式提高了2倍.该系统定位精度可根据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高峰时段列车运行的衔接协调对换乘站候车客流量的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换乘站各站台候车客流的组成因素,确定出各运行方向的换乘站台内客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然后,以时段内换乘站候车客流量的最大值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模型以站台最大可容纳候车人数为约束条件,以各方向列车在换乘站的到达时刻为调整对象,实现了高峰时段换乘站内聚集客流的优化。最后,针对验证案例,设计了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出了协调较优解,并给出与较劣解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换乘站内的候车客流人数,可为网络化的优化协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中国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新一代高铁枢纽的陆续建成,简单的站前广场换乘模式逐渐让位于全天候、无障碍、人车分行的换乘空间接驳模式。新型枢纽的空间特征、核心价值与局限性亟待总结。基于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历史与背景的研究,将铁路客运枢纽按照空间特征分为三种类型:传统铁路客运站、铁路交通综合体和客站城市综合体。从客流需求变化、城市发展背景、运营管理差异三方面详细分析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空间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合中国高铁建设机制的变迁,提出未来中国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方向:大城市高铁枢纽应强化与城市空间的衔接,加强与城市商业功能的有机结合,由铁路交通综合体向客站城市综合体转型;中小城市高铁枢纽应采取更加灵活、集约、经济的形式,谋求特色产业与枢纽交通功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地铁车站出入口从地铁顶板穿出地面的几种形式和应用情况,结合北京地铁某车站实例,在人防核爆内压荷载、经土层衰减后的人防外压荷载及结构正常荷载组合联合作用下,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类型车站的受力做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并对设计中出现的难点进行了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7.
组团式大城市客运综合换乘枢纽布局规划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使客运综合换乘枢纽布局适应中国大城市用地布局特征, 分析了枢纽布局与城市土地利用、客运需求走廊分布和交通网络的关系, 提出了宏观布局、微观选址的枢纽布局规划方法。宏观布局以公交导线土地开发为理念, 确定枢纽的选址区域; 微观选址以提高居民出行效率为目标, 以用地性质、平均容积率及与客运需求走廊的距离为约束, 建立非线性选址规划模型, 确定枢纽的最佳位置。应用结果表明: 应用该方法确定的枢纽选址区域与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相一致, 枢纽选址确定的最佳位置, 其500 m半径范围内覆盖的人口和就业岗位最高, 而且能有效地反映枢纽布局与城市土地利用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08.
在信息时代和电子商务环境下,规划物流中心地址是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快速响应外界需求的重要因素。文章就供应链上的一种物流中心——枢纽型物流中心的选址意义、选址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在分析传统选址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GIS方法解决中心选址问题,最后利用GIS模拟实现了一个区域的枢纽型物流中心的选址过程。 相似文献
109.
编组站是铁路技术作业的基层生产单位,在车流组织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编组站建设或改造投资巨大,因此有必要对其站型选择进行慎重考虑。实际运转作业中,单向系统与双向系统各有优缺点,同时,编组站的布置还要受到很多技术因素的制约,因而,仅仅依靠简单的定性对比分析来确定站型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定量比对研究,构建站型选择的量化标准。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首先着眼于确定单双向系统选择的技术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定量研究反向改编列车对单向系统及折角车流对双向系统各自的影响,从车流结构角度得出影响选择的技术因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单向三级三场和双向三级六场为代表,构建能力约束条件下的典型单双向系统的择优比对模型,并通过徐州北编组站进行实例验证,从中看出,从车流结构入手,根据各种车流在编组站所消耗总费用的高低来进行站型选择不仅切实有效,而且经济科学,同时,这也为全面定位编组站的规模和布局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10.
Cheng Xiaoling He Ling 《河北交通科技》2007,(4)
针对目前农村客运站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客运站点建设跟不上发展、客运市场经营主体混乱等问题,提出合理安排农村客运站点布局的原则以及"站所合一"、"三定四统一"等管理模式,以扭转农村客运市场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