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3篇
  免费   269篇
公路运输   1922篇
综合类   1030篇
水路运输   696篇
铁路运输   750篇
综合运输   9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钢管混凝土拱桥上部监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 ,详细论述了钢管混凝土施工中对设计安装、检测等过程的监理要点  相似文献   
992.
中山大桥钢管初始应力稳定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钢管砼的本构关系,分析钢管初始应力对钢管砼拱桥稳定承载力的影响程度.钢管初始应力的存在降低了钢管砼拱桥稳定承载能力,不同荷载加载方式,钢管初始应力对钢管砼拱桥的稳定承载力影响程度不同.这为今后深入研究大跨度钢管砼拱桥钢管初始应力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3.
苏通大桥主6#墩为主桥近塔墩,气象条件恶劣、水文条件复杂。承台施工采用钢吊箱作围水结构,施工中采用拉压杆、竖向反压型铜、千斤顶水平定位等工艺,有效克服潮水、洪水,完成了钢吊箱的精确安装和定位。结合施工实践。介绍钢吊箱设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94.
泗阳西安路大桥主桥采用(61.65+152+61.65)m中承式连续钢桁架拱桥结构,为双向4车道城市桥梁。文章首先从总体布置、横断面设计、主桁、桥面系等方面对该桥的主桥设计进行介绍,然后对其静力特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对该桥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95.
崇启大桥主桥钢箱梁为二次抛物线变截面高度钢筋梁,其底板单元纵向为曲线形。文章介绍了该曲线形底板单元制作过程中的线形控制技术,经实践证明该方法可靠实用,可为同类型桥梁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杨家湾船闸工程施工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杨家湾船闸工程介绍了靠船墩"少拉杆、无支架"定型钢模板施工工艺,护岸挡墙简易门架移动整体大模板施工工艺和生态型混凝土护坡施工工艺,总结了杨家湾船闸工程施工工艺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97.
为有效地控制大跨径斜拉桥主桥线形,该文采用MIDAS/Civil建立有限模型,对斜拉桥主桥支架系统受力、稳定性和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支架系统安全可靠,成功地控制了主桥边跨桥梁变形。  相似文献   
998.
钢管混凝土拱桥中的大直径曲线钢管制作与安装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结合实际工程系统地介绍钢拱管的制作与安装工艺技术、质量控制、检测及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99.
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筋松弛的影响,会产生截面应力重分布,使得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减少,预应力筋的拉应力降低。若对预应力长期损失预测得不准确,会引发桥梁运营后工作状况的劣化,如混凝土的开裂和过大的下挠或上拱。文章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筋松弛三者相互影响,考虑了非预应力筋重心和预应力筋重心不重合的一般情况,推导了预应力长期时变损失的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及现桥规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桥规中计算预应力长期损失的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施工控制是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始终贯穿于桥梁施工中。青长公路分离式立交主桥施工阶段线形控制采用预测控制法,使成桥后的轴线和桥面线形达到设计要求,并且使结构的内力分布与设计理想的内力状态基本吻合,确保了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