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8篇
  免费   78篇
公路运输   804篇
综合类   715篇
水路运输   469篇
铁路运输   210篇
综合运输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特长公路隧道CO浓度设计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简要回顾了各国公路隧道CO浓度设计限值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在含有CO的环境中,CO对人的时间意识、视力敏感度以及行动反应能力产生的不良影响;依据限制公路隧道内污染物浓度的目的是保障隧道内行驶机动车内人的健康、卫生和隧道的营运安全,建立了确定特长公路隧道内CO浓度设计限值的剂量—反应方程。以某特长公路隧道(长18.020km)工程为例,取CoHb=2%,得到了机动车以不同行驶速度经过该特长隧道对应的CO浓度设计限值。其结果可供相关特长公路隧道在环境保护、通风和防火灾方案设计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2.
汽车吸能转向机构与驾驶员碰撞的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可收缩吸能转向机构与驾驶员所组成碰撞系统的仿真模型,深入讨论了碰撞仿真模型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的选择、接触对摩擦系数的确定。并按照GB11557规定的要求,对人体模块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计算了吸能转向机构与人体模块碰撞时上下套管间的收缩位移和作用在转向柱上的碰撞力,并通过相应的碰撞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3.
针对ITS研究中动态OD矩阵难以获得的问题,回顾动态OD反推理论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该领域研究中的四个关键问题:状态变量的选择、系统方程的确定、OD量与路段流量的关系和OD矩阵动态特性的体现,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每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动态OD反推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垫定基础。  相似文献   
24.
汽车隧道内气流及污染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研究了汽车隧道内的空气流动及污染扩散问题。对隧道内各种通风竖井进行简化,建立相应的隧道内空气总的运动方程。在采用龙格-库塔法求出流动情况的基础上,求解污染扩散方程,计算隧道内的污染纵向分布,从而建立了一套隧道内的流动及污染分布的工程估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得出了使用不当的通风竖井方案反而会抑制隧道内污染物扩散的结论。  相似文献   
25.
汽车四轮转向运动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汽车四轮转向的转向特性 ,概述了四轮转向运动规律 ,分析总结了四轮转向的控制目标 ,指出了四轮转向系统所面临的困难 ,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6.
电动助力转向系对汽车角输入响应影响的仿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唐新蓬  杨树 《汽车工程》2004,26(3):314-318
详细地分析和推导出了具有不同控制方式的EPS系统的传递函数,在Matlab环境中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定性地说明了EPS系统的控制方式和结构参数对汽车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瞬态和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汽车的力学参数与稳态转向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安文  宋健 《汽车工程》1999,21(5):269-274
本文以汽车力学参数试验台测出的数据为基础,为通过建立轮胎侧偏角,车厢侧倾角,回正力矩与侧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测试数据进行线性曲线拟合,找出了这些数据与汽车记转向特性之间的关系,并按国家标准GB/T3047-91中的有关规定对被测试车辆的稳态转向特性进行了评价 。  相似文献   
28.
四轮转向汽车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四轮转向汽车能有效地提高低速时的机动性和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从心理上和体力上减轻驾驶员的负担。分析和总结了四轮转向汽车的控制策略及其控制目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前馈型与反馈型控制方案,指出了四轮转向系统控制所面临的困难,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
液压马达实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液压试验分类方式,根据其独具的特点对在用液压马达性能试验加载方法进行分析,并分类对工程机械用各种液压马达在泵工况下进行试验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0.
一种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Lemaitre应变等效假设,定义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参量,并在分析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过程的基础上,定义新的疲劳破坏标准。然后通过三分点小梁弯曲疲劳试验建立基于损伤理论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评价方法。重合性检验表明,该损伤疲劳模型与荷载控制模式无关,从而可以更合理的评价混合料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