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7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31.
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检修工艺及关键设备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的特点,结合国内现行标准、规范和其他轨道交通的经验,初步制定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的检修周期及检修停时指标;通过了解国外的实际运用情况,制定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的运用检修工艺流程;重点介绍车辆检修工艺中配备车辆横移装置和专用检修平台等关键设备。解决了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车辆段工艺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随着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工程实施,还有许多诸如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停车列检库的布置形式、清洗及吹扫工艺、救援方式等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2.
重庆轨道交通较新线是我国首次从日本引进的跨座式单轨系统,其限界体系沿用日本标准,属"二限界"体系,与我国地铁限界标准在体系、参数与应用上存在较大差别。文章阐述了跨座式单轨限界由日本"二限界"转换为中国"三限界"体系的思路、方法和参数取值,从而建立了我国跨座式单轨交通限界体系。研究成果纳入了规范,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3.
跨座式单轨车辆从技术引进至今已经走过10个年头。最初的重庆单轨2号线采用从国外引进的跨座式单轨系统,在项目国产化的实施过程中,掌握了部分核心技术,取得了部分创新性科技成果。近几年,通过重庆单轨3号线、国产化单轨车、2号线延长线等几个项目的执行,对车辆关键的牵引、制动及网络系统均实现了国产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掌握跨座式单轨车辆核心技术,对关键部件实施国产化,已经成为发展单轨交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4.
水平运输设备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影响较大。对自动化码头常用水平运输设备AGV及跨运车发展现状及优、劣势进行分析,发现目前AGV通用性较强。针对AGV及L-AGV与轨道吊间的不同耦合方式,总结出各自优势及适用情况,并对洋山四期水平运输设备选型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5.
随着长距离交通方式和旅游的发展,进入景区的最后一段路程成为旅游出行新的瓶颈,众多景区首选轨道交通破解这一难题,急需新的规划方法满足旅游轨道交通发展需求。通过分析旅游交通出行链,确定旅游轨道交通主要承担区域出行和景区内漫游功能。结合客流特征和工程实施条件,提出4种线路规划形式:旅游轨道交通线路衔接景区游客集散中心与城市交通枢纽、穿越景区连接景点与交通枢纽、连接景区内不同景点、兼顾观光功能及作为纯体验项目。通过对主要旅游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对比分析,初步确定旅游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的选择原则。研究有利于旅游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明确功能定位、选择系统制式,协调轨道交通与景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6.
为研究跨坐式单轨转向架水平轮小轴承损伤问题,对小轴承损伤形式及损伤规律进行分析和统计。通过对水平轮设计结构、轴承运用工况、润滑脂润滑特性及轴承安装游隙等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小轴承损坏的根本原因是轴承润滑不良,直接原因是滚子打滑,同时针对轴承损伤原因提出3点解决方案,并对采取新方案的小轴承进行装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案可有效降低小轴承损伤风险,延长小轴承使用寿命,值得在跨坐式单轨转向架水平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7.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跨坐式单轨车辆走行部一侧的稳定轮减载。根据稳定轮刚刚脱离轨面这一临界状态,定义此时车体离心力为临界横向力。采用达朗贝尔原理将跨坐式单轨车辆通过曲线的动力学问题转换为静力学问题,推导出临界横向力和稳定轮预压力之间的关系公式,并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M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依据临界横向力公式,从舒适度角度计算稳定轮预压力的合理取值,得到曲线最高限制速度和最低限制速度与稳定轮预压力、轨道梁超高率以及曲线半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临界横向力与稳定轮和导向轮的预压力成线性关系;考虑运行安全性和舒适度要求,本文中车辆的稳定轮和导向轮预压力设置为7kN时,轨道梁最大超高率设置为6%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38.
曲线通过性能分析是转向架设计的基础之一。使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建立悬挂式单轨列车-轨道系统60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轮胎-轨道接触非线性,空气弹簧和抗横摆减震器弹簧非线性。模拟悬挂式单轨列车通过曲线轨道时导向轮与轨道间法向接触力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了空气弹簧水平刚度和轨距变化对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挂式单轨列车转向架具有不同于传统轨道车辆的曲线通过形态;空气弹簧水平刚度对转向架的曲线通过形态和导向轮法向接触力有显著的影响,水平刚度为0.01 MN/m时,相较于水平刚度0.1 MN/m,最大导向轮轨法向接触力可减小63.2%;轨距变化对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影响不明显,减小空气弹簧水平刚度可改善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139.
高架单轨电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外先进经验和我国具体情况,从城市轨道交通类型的分析出发,论证了高架单轨电车在我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0.
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新车组装及检修后均需要在试车线进行动态调试,以检验新车组装质量和修程车检修质量;检验车辆技术状态,进行系统调试和性能试验。在车辆段设计中,试车线的设计非常重要,其设计重点是合理确定试车线长度。采用平均加速度法和牵引计算法对单轨交通试车线长度进行计算,分析比较高速试车和中速试车2种试车工况的计算结果,指出试车线长度设计应优先采用牵引计算方法得出的数据,并根据用地条件设计试车线。当车辆段试车线长度不能满足高速试车要求时,应在正线选择合适区段进行高速试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