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01篇 |
免费 | 19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16篇 |
综合类 | 663篇 |
水路运输 | 663篇 |
铁路运输 | 297篇 |
综合运输 | 5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篇 |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09篇 |
2012年 | 175篇 |
2011年 | 167篇 |
2010年 | 155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202篇 |
2006年 | 147篇 |
2005年 | 94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南水北调是国家重点工程,下穿既有结构物的大型暗涵是南水北调工程中一种比较典型的结构形式。下穿段浅埋暗挖施工过程中洞内安全和地面环境问题突出;对于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施工中防温裂技术难度大,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一旦控制不当,容易造成结构裂缝超限。严重影响暗涵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功能。论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古运河枢纽工程下穿石太高速公路段为背景,对既有高速公路路面沉降和箱涵结构混凝土限裂温控标准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施工过程中既有路面沉降应控制在100mm以内、结构混凝土内部温降应控制在54.4℃以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中洞多分部开挖技术、一次性施作长管棚结合小导管注浆超前预支护技术、设置遮阳棚和地垄储料保温措施等综合施工技术,确保了施工过程中既有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和暗涵结构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2.
道砟击伤形成的轨面凹坑已成为客运专线有砟轨道轨面伤损形式之一。通过对合武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道砟击伤形成的轨面凹坑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认为检测区段轨面凹坑的深度符合正态分布,轨面凹坑深度平均值为0.33mm。借鉴欧洲铁路在研究轮轨噪声时制定的轨面粗糙度水平标准和钢轨打磨、铣磨作业标准,利用1/3倍频和各波长范围的幅值统计,对铣磨后轨面不平顺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铣磨是消除轨面凹坑的有效措施,并且极大的改善了轨面的不平顺状态。 相似文献
183.
路面抗滑性能对行车安全非常重要,除了在一般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之外,冬季多雨结冰的路面也要具备良好的抗滑性能。通过对粗糙路面不同的构造深度进行破冰效果的对比试验,发现很多宏观构造的路面能弥补薄冰对路表构造深度的损失,且在行车碾压时,水平力的作用使结冰层很快被磨耗掉,增加了制动效果,达到凝冰路面抗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4.
以改性沥青SMA路面平整度为研究对象,对路面平整度评价指标、影响因素、施工控制等进行研究.从而可以有效地指导改性沥青SMA路面的施工,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85.
水分对于风化千枚岩填筑试槽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和地表水是影响风化千枚岩路基回弹模量的重要因素,在室内修筑1m×1m×1.2m的试槽路基模型,模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分别从试槽顶部和底部补水,分析水分对路基湿化变形和回弹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补充地下水时由于千枚岩填料路基的孔隙率比较大,水分上升高度较小,对路基上层的含水率影响较小,承载板测试的过程中对路基起到不断压实的作用,路基回弹模量出现增大趋势;补充地表水时由于路基孔隙大,同时在水的自重下水分下渗深度也大,风化千枚岩遇水崩解,强度降低,导致回弹模量明显衰减.表明了地表水对路基的影响要比地下水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6.
在沥青路面寿命前期,沥青面层对结构强度的贡献举足轻重。但在寿命后期,由于重载、疲劳、水损害等诸多原因,沥青面层使用性能逐渐下降,对路面结构整体强度的贡献也在逐渐减小。以108国道霍州至侯马一级公路襄汾城区段的路面结构承载力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在沥青路面寿命后期,沥青面层对整个路面结构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沥青路面寿命后期,沥青面层基本不起强度作用,强度几乎均由基层和底基层承担。研究成果可为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如铣刨沥青面层后重新铺筑新结构层等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7.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广义密度近似,建立了水分子在SnO2(110)面不同吸附位的周期平板模型,研究了水分子在SnO2(110)表面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发生在Sn5C吸附位的水分子平行于表面和水分子以H原子向上垂直于表面的两种吸附方式为稳定吸附.对两种稳定吸附方式下电子态密度及电荷转移进行了分析,发现两种吸附方式均使体系费米能向高能量方向移动,同时两种方式下水分子向SnO2表面提供的电子数分别为0.09e和0.08e.提出水分子与CO分子对表面同一吸附点存在着竞争吸附,是湿度影响CO气体传感器电导灵敏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8.
简述了某高速公路滑坡的地质条件、形成原因,确定了注浆、抗滑桩、挖台阶、铺设土工格栅、减压井结合地表排水等治理该滑坡的综合措施。提出了"预防为主,彻底根治"的理念及"安全、快速、综合整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9.
公路路线设计水平对公路的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探讨了路线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介绍了公路路线设计的质量评价标准,同时,分析了在公路路线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期为公路路线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0.
通过对不同温度和温拌剂添加量下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对比,发现基于表面活性技术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能够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压实温度,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压实温度能够降低到130~135℃和120~125℃.通过室内试验得到的温度能够保证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实际施工中得到压实,并且各项指标能够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