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38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大跨度曲线刚构桥预应力设置对扭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小曲线梁桥的弯-扭耦合效应,以一座大跨度曲线连续刚构桥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自重、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等荷载作用下的主梁扭矩分布,结果表明:曲线刚构桥主梁的扭矩主要由自重和预应力产生,且随着曲率半径的减小显著增大。因此,改变预应力筋的设置方式是抵消主梁扭矩的一种有效措施,通过不同方式改变原设计方案的对称布筋方式,得知采用预应力筋的不对称张拉以及不对称布筋方式能有效抵消恒载产生的扭矩。  相似文献   
62.
针对500 m水深张力腿平台实际尺寸及载荷要求,设计一种适用于40 in筋腱的筋腱连接器。顶部连接器通过抱夹卡瓦与筋腱连接,底部连接器采用旋转式锁紧机构,两者通过柔性体来提供柔性连接。柔性体采用14层钢板及15层橡胶的设计,可以在承受1 458.8kN·m转矩的同时,实现最大12°的转角。抱夹卡瓦选用10mm间距及40°夹角的卡环,可以与筋腱稳固啮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现有材料的柔性体和抱夹卡瓦均满足Survival海况的使用条件,为我国首座TLP平台的筋腱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3.
文章结合永定新河特大桥预应力孔道压浆的工程实践,针对预应力孔道压浆现场施工细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过程控制"和"人的因素"两个方面详细阐述,并进行了有益探索。保证了后张预应力预留孔道灌浆质量。  相似文献   
64.
针对现有体外索极限应力增量规范公式在连续刚构桥梁加固计算时存在的局限性,本文建立等截面与变截面连续刚构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模型计算结果分析规范不合理部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修正方法。通过对比规范公式修正前后与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本文提出的修正方法能较准确地计算体外索加固连续刚构桥梁的极限应力增量。  相似文献   
65.
王辉 《铁道建筑技术》2021,(3):10-12,38
为研究桥梁拆除过程被切断的预应力束残余作用效应,建立三类不同预应力作用效应计算模型,分别为切断后预应力束剩余部分作用、切断后的预应力束传递长度范围外作用、切断后预应力束不作用,以此三类计算模型在各工况下的梁体变形情况与拆桥过程梁体实测变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拆桥过程考虑梁体切断后的预应力束残余预应力影响比较接近梁体实际受力状态,残余预应力值可近似按照先张法预应力筋的传递长度计算,即切断后的预应力束传递长度范围外作用。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以薄壁结构弯曲和扭转分析为基础,推导出两种曲线连续梁桥的预应力设计方法。方法Ⅰ只抵消截面弯矩;方法Ⅱ不仅抵消截面弯矩,而且抵消截面扭矩和剪力。通过工程实例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67.
TGF-β_1中和抗体在预防肌腱黏连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TGF-β1多克隆抗体抑制术后屈指肌腱黏连的效果。方法将108只来亨鸡随机分成3组,行中趾屈指肌腱切断吻合术,术中分别滴加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TGF-β1多克隆抗体,于术后1、3、8周取肌腱行HE染色、Masson胶原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和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TGF-β1多克隆抗体10μg/mL组炎症过程缩短,塑形过程加速;TGF-β1多克隆抗体5μg/mL组、10μg/mL组Ⅰ胶原含量减少,且Ⅰ/Ⅲ胶原比例下降,TGF-β1的表达降低。结论TGF-β1多克隆抗体可以有效地抑制TGF-β1在肌腱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减少肌腱的黏连、瘢痕组织的形成,这可能是治疗屈指肌腱损伤术后黏连潜在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8.
西宁站站房倾斜框架柱和拱形钢桁架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和立面造型的要求,西宁站站房主体结构采用向站房两侧倾斜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倾斜柱的倾角为18°,屋面采用79m大跨拱形钢桁架支撑于倾斜柱柱顶。由于独特的结构形态,倾斜框架柱受竖向荷载的二阶效应明显,导致结构各个施工阶段的内力状态不同,为了更准确、合理地确定结构的最不利受力状态,设计中采用了施工阶段模拟分析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了有效控制倾斜框架柱的截面裂缝和侧向变形,设计中采用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倾斜柱,并根据其受力特点对预应力束的束型和矢高进行了合理确定。  相似文献   
69.
无黏结预应力带耗能钢筋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OPENSEES程序,采用纤维梁柱单元建立无黏结预应力带耗能钢筋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模型,进行拟静力加载过程分析,研究预应力度、轴压比、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等参数对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应力度的提高,桥墩屈服力提高,但对水平承载力影响较小;预应力和上部结构恒载总的轴压比为20%~30%时,桥墩具有较高的水平承载力和等效阻尼比;预应力筋配筋率为0.20%~0.50%时,桥墩具有较稳定的水平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增大预应力筋配筋率,桥墩等效阻尼比降低;提高普通钢筋配筋率时,桥墩的屈服力、水平承载力、能量耗散和等效阻尼比均有显著提高,但残余位移增大.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增设耗能钢筋能提高节段拼装桥墩水平承载力;地震作用下桥墩破坏时,墩底剪力约为拟静力试验水平承载力的70%~90%,墩顶位移约为拟静力试验破坏位移的50%.  相似文献   
70.
为充分发挥CFRP筋高强轻质的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机械夹持-黏结型复合式锚具,通过改变锚具的黏结长度、黏结介质倾角和黏结介质掺合料,以及是否设置夹片等参数,对6组锚具进行试验研究,测试CFRP筋新型锚具的极限荷载、荷载-滑移曲线、筋材应力和锚具钢套筒应力分布,分析不同参数对新型锚具锚固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未设置夹片的对照组锚具进行比较,最后对3根CFRP筋材的复合式锚具锚固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锚具最终失效形式均表现为筋材破断破坏,且锚具锚固效率系数均满足规范规定的大于0.9的要求;筋材滑移量随着锚具黏结部分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合适的锚固长度宜为30~40倍筋材直径;锚具黏结部分倾角的减小会造成顶推力的减小,并造成锚具加载端与自由端滑移量差值增大;黏结介质中适度的掺砂量能够提升锚具的锚固性能,但当掺砂量超过一定程度时,将影响黏结介质本身的胶结性能,建议掺砂量不超过10%;无夹片组失效模式为筋材与胶体黏结滑移失效,锚固效率低,而新型复合式锚具由于顶推力的存在不仅能够减小锚具的整体滑移量,而且能够有效避免锚具在加载端的应力集中现象,极大改善锚具受力性能,提高锚具的锚固效率;该新型复合式锚具对多根CFRP筋材同样具有良好的锚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