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40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粉质黏土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强度较高,但在外力扰动作用下,其结构遭受破坏时,土的强度降低,压缩性增高,压路机碾压时,无法碾压至规定的路基压实度,且会出现软弹现象。在路基高度小于路床高度(0.8m)的低填浅挖段,如不进行处理,则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要求。针对此种现象,在现场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做了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的效果寻找最经济合理的路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52.
本工程为低液限粉(黏)土路基的强夯法处理。通过强夯试验确定具体施工参数。本工程的强夯施工,达到了提高低液限粉(黏)土路基的强度和降低压缩性之目的。强夯法是成本低、速度快、技术较为可靠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3.
基坑开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渣土,为降低基坑渣土堆积、外运等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有必要对基坑渣土进行免烧砖制作技术研究。依托杭州地铁10号线某工区,基于均匀试验方法,设计并开展以粉质黏土为主要原料、水泥为胶凝材料、细砂为级配增强材料制备渣土免烧砖的配比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和单因素分析,探究各因素对试样耐水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粉质黏土地层基坑渣土制备的免烧砖,其软化系数随水泥和细砂占比增加而增大; 7 d抗压强度和28 d抗压强度随水泥占比增加而增大,随秸秆纤维占比增加而减小。在采用较优材料配比时,制得免烧砖软化系数大于0.8,7 d及28 d抗压强度均大于10 MPa,达到JC/T 422—2007《非烧结垃圾尾矿砖》MU10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54.
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特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赵冲久  刘富强  曹祖德 《水道港口》2002,23(4):259-261,287
分析了粉沙质海岸泥沙的运动特点 ,在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底部高浓度含沙水体输沙量的计算方法 ,分析了泥沙淤积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5.
真空轻型井点降水在基坑和浅埋隧道施工中应用较多,但很少在深埋隧道中应用,对其降水效果也难以判断。依托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洞内降水工程,通过降水管如何设计与施工对真空轻型井点在洞内降水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轻型井点降水在深埋隧道能够达到无水施工的效果,保证了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砂层自稳,并对后续施工提出了改进建议。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6.
高能量冲击压实能有效地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与差异沉降,保证路堤的整体稳定性,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德商高速公路(菏泽至曹县段)粉土路基的施工实践表明,冲击压实对路基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对于克服路基隐患,提高公路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连云港埒子口—灌河口海域为淤泥质向粉沙质海岸的过渡带,水沙运动复杂。在考虑淤泥质和粉沙质泥沙特性的基础上,构建泥沙数学模型,可以在一个模型内同时模拟两种不同性质泥沙运动,验证结果令人满意;同时,利用所建立的泥沙数学模型还可以计算悬沙的沉速场,据此分析埒子口—灌河口过渡带的泥沙运动特征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8.
梁磊  顾强康 《路基工程》2010,(4):175-176
传统一维沉降固结理论,将沉降固结参数假设为常量,影响了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文中以西安地区的粉质黄土为例,进行了固结试验,研究了沉降速率的变化规律与饱和土压缩系数及压缩模量随不同有效应力、孔隙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9.
超厚粉细砂地层组合压浆桩压浆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超厚粉细砂地层中桩端、桩侧组合压浆效果,基于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中6根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原位静载荷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组合压浆前、后钻孔灌注桩的试验结果,研究组合压浆对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性状、桩端阻力及桩侧摩阻力的影响。通过钻孔取芯、标准贯入试验分别对水泥浆液影响范围和桩基组合压浆的影响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该工程主桥试桩压浆前、后粉细砂土层侧阻力经验系数,建立压浆后侧摩阻力与压浆前标贯击数N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与组合压浆前相比,组合压浆后的桩端阻力与桩侧摩阻力均有大幅度增加,且灌注桩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为94.25%~151.51%,由此可见组合压浆的效果非常显著;组合压浆桩的承载性能明显优于桩端压浆桩,其对桩基的荷载传递特性产生了明显影响;钻孔取芯试验明确了水泥浆液在桩周和桩端以下一定范围的分布情况,证实了组合压浆的有效性;标准贯入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压浆后桩侧土的标贯击数N明显提高,研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该大桥桩基设计,并可为类似超厚粉细砂地层中桥梁桩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降雨条件下粉质岸坡稳定性问题是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苏北某船闸上游引航道护岸粉质土体边坡,建立降雨条件下考虑雨水入渗和坡体塑性变形耦合作用的非饱和粉质土体岸坡稳定性分析数值模型,探讨不同降雨强度下非饱和土质岸坡的饱和度、浸润线、基质吸力、安全系数及坡比等因素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导致非饱和粉质土体岸坡最危险滑裂面迅速上移,50 mm/d的降雨强度将导致最危险滑裂面平均上移约2. 4 m,每增加10 mm/d降雨量,岸坡浸润线水头升高约50 cm;岸坡安全系数随降雨强度呈线性下降,降雨过程中安全系数下降的幅度随坡比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