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4篇
  免费   874篇
公路运输   6006篇
综合类   3595篇
水路运输   1335篇
铁路运输   1524篇
综合运输   388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937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1060篇
  2011年   1240篇
  2010年   947篇
  2009年   806篇
  2008年   935篇
  2007年   1074篇
  2006年   861篇
  2005年   513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基于深部巷道工程由于其复杂的赋存条件和应力环境使得浅部工程的支护技术和方法不能满足深部巷道工程的需要,采用松动圈理论对冬瓜山采矿巷道进行支护设计。通过对松动圈支护理论及松动圈测试进行研究,将不同地方围岩破坏情况(松动圈值)分为松动圈基准值(Lp1)和关键点松动圈值(Lp2),作为支护参数设计的量化指标,对巷道不同地方采取有区别的支护。将其运用于深部采矿巷道支护工程实践,通过现场位移监测验证了松动圈支护技术在深部工程应用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2.
考虑支路路段双向车流相互影响的因素,从道路负荷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优化单向交通组织方案。建立一主多从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是多目标规划,以单行交通组织方案为决策,以路段饱和度超限量最小化降低道路负荷、以车辆绕行系数最小化提高公平性。下层规划是考虑支路路段双向车流相互影响的均衡交通分配(每个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各自由1个下层规划确定,但所有下层规划确定的最短路可一次性求解)。双层规划可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求解效果明显优于支路路段通行能力等量划分为双向分道行驶的传统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13.
为验证动车组高速运行时牵引变流器的冷却系统能否满足散热需求,设计并构建了牵引系统热容量测试平台,利用该平台对CRH3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进行了地面测试,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并在武广客运专线进行了CRH3型动车组牵引系统热容量的动态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该牵引变流器的冷却系统能够满足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时的冷却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114.
HXD3C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是干线客货通用电力机车,机车额定功率为7 200 kW,最高速度为120 km/h.该机车列车供电系统具备DC 600 V供电能力.文章介绍了HXD3C型机车列车供电系统的结构、技术特点,并通过试验验证该列车供电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15.
上海动车段试验线列控车载设备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上海动车段试验线车载设备测试系统的功能、系统组成、控制原理及主要控制流程,举例介绍测试场景及测试方法,系统满足CTCS-2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动态测试功能需求,预留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动态测试条件。  相似文献   
116.
针对智能车辆纵向运动时的交通道路适应性问题,考虑路面附着系数和前车运动速度等因素,研究了智能车辆纵向运动决策与控制方法。论文研究了基于车头时距的纵向运动决策方法并建立不同驾驶行为的目标车速模型,运用变论域模糊推理算法设计了目标加速度模型。基于纵向动力学模型,运用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算法建立了驱动控制器和制动控制器。对高附着系数路面和低附着系数路面的行驶工况进行仿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附着系数路面和前车变速行驶条件下,智能车辆能实时、合理地决策目标车速、目标加速度,实现安全、高效、稳定的跟驰。  相似文献   
117.
基于自主研发的真实道路来流参数测量系统,对多地区、多场景真实道路行驶来流湍流强度进行了测试,发现车辆道路行驶时来流湍流强度远高于风洞水平,道路平均湍流强度为4%,沿海地区湍流强度最高可达20%,在跟车或超车时湍流强度可达 28%。在汽车风洞内模拟了道路行驶跟车、超车等试验场景,对测试车辆气流环境进行了采集分析。结果表明,跟车和超车时,后车来流湍流强度较高且伴随有速度损失,湍流强度及速度损失大小与前车尺寸和跟车距离有关,湍流强度分布范围为2%~33%,与道路实测相当,且速度损失最大为19%。进一步探究了前车放置角度、风洞风速对后车来流湍流强度的影响规律,建立对后车来流湍流强度定量调节的方法。完成了双车风噪测试,结果表明,风洞内高湍流强度环境车内风噪测试调制频谱结果与道路行驶测试结果相符,车内风噪频谱曲线差异主要集中在小于70 Hz的低频段。  相似文献   
118.
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产品设计、汽车制造及其试验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9.
简述了合安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机械化施工的机械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对路面质量、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0.
与筑路机械相关的施工事故占道路施工事故中的绝大部分。因此,建立合理的筑路机械事故隐患分析与预防体系关系到施工企业、人员的切身利益。从筑路机械的设计拆卸安装、调试及使用中的各方面对事故隐患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事故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