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篇
  免费   239篇
公路运输   792篇
综合类   393篇
水路运输   182篇
铁路运输   364篇
综合运输   3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深圳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下穿填海区滨海大道公路为背景,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在隧道施工扰动下,地表的横向沉降和纵向沉降、地层的水平位移和分层沉降的变形规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隧道横断面方向上地表沉降近似呈正态分布,在纵断面方向上地表沉降槽宽度约为15.0 m;距隧道开挖面越近,地层水平位移受车辆荷载和隧道开挖扰动越大;在车辆荷载作用区域,地表沉降和地层水平位移均大于非车辆荷载作用区域,地层的分层沉降和沉降槽宽度均随着地层埋深增加而减小,地层的上部沉降普遍大于下部;在非车辆荷载作用区域,隧道中心线上方的土体沉降随着地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2.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桩网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无砟轨道线路状态的调整只能通过扣件系统进行,其对轨下的基础沉降、差异沉降及弯折变形提出严格要求。为了研究在经过桩网结构地基加固后的土质路基上修建的无砟轨道是否满足要求,在室内进行了桩网结构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测试在填筑和循环载荷试验情况下的路基沉降、基床动应力、桩顶与桩间土土压力,以及桩的应力应变分布等数据。研究表明:①桩网结构累积沉降值较小,能满足无砟轨道对工后沉降25.0 mm的要求;②桩网结构中的网具有荷载分担作用,桩起竖向增强作用,桩土应力比约为2.45;③桩的承载力由桩侧摩阻力与桩端支承力共同贡献,当地基中存在软土层时,桩侧有产生负摩阻力的趋势,中性点位于软土层下部交界面处。  相似文献   
63.
依托新建京张铁路清华园隧道工程,使用有限差分软件对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的浅覆土始发掘进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未加固地层条件下,盾构始发时开挖面无法自稳。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加固范围条件下洞门中心土体的挤出变形以及地表沉降变化规律,提出盾构始发地层加固的最佳范围,并获得在该加固范围下土体扰动引起的地表位移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4.
针对盾构机在粉质黏土层中推进引起的地层扰动进行分析尤为重要。以新建京张高铁JZSG-1标段清华园隧道2号~1号盾构区间为例,采用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隧道穿越粉质黏土层引起的地层扰动,得到土体横向水平位移及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需对横向1.5D范围内地表及建(构)筑物进行地层加固、加强监控量测;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应根据沉降数据实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及加固方案,以期更好地控制地表沉降。针对掌子面释放系数和注浆层软化模量进行参数分析数值计算,提出地表沉降的有效控制方法,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提早管片的拼装及适当加快注浆层的硬化速度,可有效控制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65.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的固结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填海造地道路地基处理工程实例,探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的加固机理;基于现场软基沉降监测实测数据,采用双曲线法对加固后的软土地基沉降进行预测,并分析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及固结度。研究结果表明: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在软基处理中的加固效果较好,堆载预压结束后,软基固结度可达到80%~95%,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6.
以西安地铁4号线飞天路站到航天大道站区间双连拱隧道工程为例,通过FLAC3D软件模拟计算隧道两侧洞室采用CRD法(交叉中隔墙法)施工时各阶段地表沉降,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侧洞室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占总沉降的65%,上导洞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占该阶段总沉降的67%;控制上导洞施工引起的沉降是控制最终沉降的关键。中洞施工时,在监测断面前后1.5倍单个导洞宽度范围内地表沉降增长速率较大;两侧洞室施工时,在监测断面前后5倍单个导洞宽度范围内地表沉降增长速率较大。当施工到该范围内时,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67.
新建广珠铁路设计时速为120 km/h,沉降控制按Ⅰ级铁路标准。其中珠海西站工程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加固方式进行海相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先导工程分4个试验区。本文根据先导工程试验区的地表沉降和分层沉降监测结果,对增压式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与常规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的软土地基沉降变形进行了统计和相关分析,为该工程预压方案选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爆夯技术近年在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福建某重力式码头基床、地基及水文的实际情况,总结块石基床水下爆炸夯实技术的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爆破的安全控制,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9.
浅层小煤窑采空区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较大困扰,采用强夯法处治工程造价低、治理效果显著、工期短、施工难度小,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0.
叶辉 《交通标准化》2006,(6):186-189
在简要分析成都市公路建设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各地实施代建制管理的各种模式。提出成都市公路建设管理实施代建制管理的方案,对成都市的公路建设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