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3篇
  免费   220篇
公路运输   1163篇
综合类   1026篇
水路运输   693篇
铁路运输   493篇
综合运输   9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苏捷峰 《中南公路工程》2013,(3):205-208,232
为保护老狐山隧道右线出口路基段的边坡和自然环境,减少开挖,采用棚洞的结构型式,避免由于大开挖引起的边坡或山体不稳定而产生的落石、滑坡滑塌等灾害发生。用midas数值计算软件对棚洞结构进行计算,得出棚洞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并和规范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棚洞结构是安全的。对高边坡工程的处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2.
文章结合上海地铁某转向架线路试验动应力测试结果,分析了典型信号的频率特性,对转向架动应力数据采用不同频率滤波,对滤波后的信号数据进行了比较,并结合采样定理提出了适用于地铁转向架荷载测试的滤波和采样频率。  相似文献   
133.
路政管理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提前介入容量县至岑溪一级公路梧州工程建设的路政管理,对推动施工顺利进行和确保良好的路容路貌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4.
柳献  杨振华 《隧道建设》2020,40(11):1552-1557
现场实测数据表明,盾构隧道始发与到达段各断面纵向压力较小,可能导致环缝漏水。为解决此问题,通过求解描述隧道变形特征的微分方程,获得隧道始发与到达段纵向力的分布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纵向拉结构件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1)在不采用拉结措施的情况下,进出洞口附近纵向力最小,接近于0; 2)距离洞口越远的断面,其纵向力越大; 3)采用纵向拉结措施可以有效地增大始发与到达段断面纵向力。在对纵向拉结构件进行设计时,其最小横截面积由隧道刚度和环缝止水垫闭合压力决定,其最小长度由隧道和地层之间的切向黏结刚度决定。  相似文献   
135.
汽车前桥工字梁是汽车中的重要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首先按照厂家所提供的AUTOCAD图纸在UG中建立桥壳几何模型,然后在Hyperworks软件中进行网络划分,并进行加载和约束,完成有限元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36.
利用PATRAN建立960 t集装箱船邻机舱的货舱舱口角隅应力集中有限元计算模型,讨论在纯压载荷和压剪组合载荷下圆形和椭圆形应力释放孔孔形的应力分布情况,并讨论设置加厚板后的应力分布情况及角隅形式改变后应力分布的变化。从实用的角度分析改变应力释放孔形状和设置加厚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7.
全长粘结岩锚抗拔受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锚杆与锚固浆之间界面耦合机理,分析了岩锚抗拔状态下界面剪应力的分布特征。基于变形协调得出小荷载情况下界面剪应力随离锚固受力点距离的增大成指数衰减,并随荷载增加,界面出现4个变形段,分离段和残余变形段随着塑性区开展产生非耦应力向远端传递。耦合区界面剪应力分布与小荷载情况不同,其相关模量参数可采用综合折减系数表示。同时,提出了单孔多锚杆受力剪应力衰减模型,并通过试验证示了现场锚杆在荷载逐级加大时,剪应力峰值强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8.
为方便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生产、教学、科研之用, 本文采用分析综合法与分离变量法建立了弹性三层体系应力位移显式模型; 并在分析常见路面结构层厚度及其当量换算和模量变化范围的基础上, 成功求得了三层体系路表弯沉、上层滑动应力、上层连续应力、中层应力逼近公式;精度分析表明本文逼近公式精度很好, 完全可推广应用于多层体系, 满足工程设计和有关理论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9.
在已建的预应力结构中,结构当前的应力检测一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文中利用振动法研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振动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预应力改变了混凝土梁的有效刚度,从而改变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振动频率。因此可以通过振动频率值反推得到梁的有效应力。通过实验测试和有限元计算得到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不同预应力作用下的振动频率值,二者的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振动法可以用来检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有效应力,为结构的有效应力检测提供了一条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40.
悬臂施工连续梁桥合龙设计优化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龙阶段的施工工序对多跨连续梁桥的内力和累计位移均有一定的影响,以一座4跨连续梁桥为例,根据合龙阶段预应力钢束张拉阶段的不同,建立该桥的两种有限元模型,根据各个施工阶段的分析结果,对比分析预应力张拉阶段对梁体内力、累计位移的影响。结果发现,预应力张拉阶段对多跨连续梁桥结构的内力影响较小,对梁体结构的累计位移影响较大,根据分析结果,对该桥的合龙工序进行了优化。建议多跨连续梁桥在进行安全设计的同时应考虑结构线形控制的难度,对合龙工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