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We propose a new type of timetable that would combine both the regularity of the cyclic timetables and the flexibility of the non-cyclic ones. In order to do so, several combinations of the two timetables are considered. The regularity is incorporated in their design and the flexibility is evaluated using the passenger satisfaction (in monetary units). Each of the tested timetables is constructed using the Passenger Centric Train Timetabling Problem (PCTTP), that is solved using a simulated annealing heuristic. Note that the PCTTP, unlike the traditional Train Timetabling Problem (TTP),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nflicts among trains. The aim of the PCTTP is to design such timetables that the passengers’ satisfaction is maximized and it remains the aim of the TTP to remove any potential conflicts. The performance of each of the considered timetables is assessed on the real network of Israeli Railways. The results of the case study show that our proposed hybrid cyclic timetable can provide the benefits of the cyclic and the non-cyclic timetable simultaneously. This timetable consists of 75% of cyclic trains (securing the regularity of the service) and of 25% of non-cyclic trains (deployed as supplementary trains during the peak hours and capturing the demand fluctuation). The level of the passenger satisfaction of the hybrid cyclic timetable is similar to the level of the non-cyclic one, which has about 18.5% of improvement as compared to the purely cyclic one. 相似文献
62.
为了优化公交化城际列车的运营时刻表, 获得最大社会效益, 将时刻表的优化问题分解为确定列车首发时间、列车发车间隔时间以及列车每日开行趟次3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并以旅客出行费用和铁路企业运营成本费用的加权和最小化为目标函数, 建立公交化城际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优化结果表明, 在总费用最小时, 线路的最优开行趟次为30, 可得到公交化城际列车的运营时刻表, 所得到的结果与通过实际分析得到的最优结果完全一致, 且比单纯考虑旅客费用或企业运营费用时的结果更合理, 使得城际列车时刻表的制定更加科学化, 并符合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3.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乘车方案是指乘客在出行过程中先后登乘的列车以及相应的乘降车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集合。在乘客旅行时间划分和基于“二阶段法”的乘客可行乘车方案搜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AFC数据和列车时刻表进行乘客乘车方案辨识的方法。首先定义旅行时间匹配度,并在构建随机时间分布的基础上提出随机时间匹配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乘车方案的时间匹配度指标;然后利用时间匹配度,提出基于列车容量限制的乘客乘车方案的辨识方法;最后介绍该方法在某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提出的辨识方法利用大量轨道交通数据,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4.
刘鹏杰;郑亮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19(11):3190-3198
时刻表作为公交企业与出行乘客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满足乘客需求、增强公交可靠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均匀发车间隔和均衡载客量的时刻表之间各有利弊且难以权衡。此外,公交系统中随机的行程时间和乘客需求使得时刻表难以充分发挥效用。鉴于此,需要建立随机规划模型,以实现在均匀发车间隔时刻表的基准上进行微调再编制从而达到减少乘客平均等待时间和均衡最大载客量的目的。针对难以求解的随机规划模型,通过Monte Carlo方法将随机规划模型转化为随机仿真优化模型。使用基于随机克里金(SKG)的多点填充采样全局优化算法进行随机仿真优化模型的求解。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同时减少乘客平均等待时间和均衡最大载客量的目的,且在不同权重组合下总目标至少能改进8.38%,最多能改进29.68%。通过灵敏度分析研究乘客平均等待时间和均衡最大载客量之间的冲突关系。提出的基于随机仿真优化的公交时刻表再编制方法在减少乘客平均等待时间、均衡最大载客量、改善公交服务水平、提升公交吸引力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5.
再生能量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同一供电区间内相邻列车之间的可传递性已经在实践中被证实,为了提高再生能量利用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行车密度高、站间距离短、日周期性强”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时刻表的优化方法.首先,分析再生能量在相邻列车间的传递过程,构建时刻表优化模型,通过调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使得制动列车产生的再生能量能够更多的供给牵引列车使用,从而提高再生能量的利用率.其次,设计遗传算法求解时刻表优化模型,得到优化的时刻表.最后,基于北京地铁亦庄线的线路数据做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得再生能量的利用量提高了48%. 相似文献
66.
当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因设施设备失效、司机操纵不当、上下车客 流过多等外部因素发生晚点时,需对晚点列车的计划运行时分进行调整.为保证城市轨道 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和降低车站站台客流集聚过多或列车过于拥挤造成的安全隐患,本文 构建以减少列车总晚点和提高列车到发均衡性为优化目标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并采用 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案例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可以较快地求出满意的列车运 行调整方案.通过调整遗传算法适应度函数的权重系数可以平衡调整方案中的列车总晚 点时分和列车到发均衡性.在人工驾驶的线路上,与各列车赶点运行调整策略相比,本文 提出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法可以在降低列车总晚点时分的同时显著提高列车到发均衡性.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介绍借助ADO技术建立VC++与SQL Server的通信,通过分析列车时刻表的构成,使用相关算法自动快速生成列车时刻表,并画出相应的列车计划运行图的方法.同时对列车运行图在多模拟驾驶器追踪仿真中的运用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8.
基于能力计算的运行图加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运行图进行加密来研究客运专线的能力问题,并将加密问题构建为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 为了求解这个问题,按照OD类型奖励值从大到小每次加密一种OD类型进行分步加密,在每一步中在每个可行时间点处随机选择属于该OD类型的所有停站方式中任意一个停站方式进行多次迭代加密,然后通过将多次迭代的结果组合优化得到较优的加密结果. 最后,构建了基于.net的运行图加密应用系统,并对武广客运专线的运行图进行了实例加密,通过比较组合优化与多次迭代最优的加密结果,验证了组合优化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9.
����Эͬ����������ʱ�̱�����ģ���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制出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客在不同线路交叉点处换乘等待时间的公交时刻表是实现公交调度区域化的关键任务之一,而协同发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本文将以乘客换乘时间最少为目标的区域公交时刻表的编制问题归结为一类特殊的带有协同系数且无容量约束的0-1背包问题,并定义了协同系数,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基于嵌套式的禁忌搜索算法的模型解法。实验计算结果表明,用本文设计的算法求解这类特殊的0-1背包问题可以取得良好的结算结果,该算法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0.
胡金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21,21(2):139-144
为准确计量公交区域时刻表优化过程中,客流出行与企业运营博弈产生的社会效益,构建兼顾随机客流需求和时刻表运行能效的双层规划模型.从公交乘客出行量与质的角度,分析随机客流需求与时刻表之间的互动关系;依据出行性质将客流需求分层细化,作为下层弹性需求交通网络流模型的输入;考虑客流需求、乘客出行效率及企业运营成本间的波动关系,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