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201篇
综合类   60篇
水路运输   95篇
铁路运输   63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1.
蜗轮蜗杆式托森差速器克服普通锥齿轮差速器将转矩平均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而防滑能力差的缺点,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的通过性和安全性。首先阐述了托森轮间差速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转矩分配原理以及性能评价指标,然后对差速器的效率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实例计算某越野汽车上托森差速器的效率。  相似文献   
412.
近年来弯箱梁桥的侧向位移病害日趋严重,而支座布置不合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针对目前连续弯箱梁桥常采用的支承形式,提炼出四种支承体系,分析各支承体系的特点。通过某典型实桥,对不同支承形式各荷载作用下的竖向支反力和扭矩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为该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13.
非线性有限元法预测近海水平井钻进摩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非线性有限元在预测水平井钻进中的钻柱扭矩及钻头前进方向的应用。着重分析了钻柱大变形非线性及钻柱与井壁的接触非线性问题,导出了非线性有限元钻柱力学模式,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计算程序软件。在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石油公司一个钻井平台水平井钻井进行了5口井的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414.
基于磁场能量法,给出磁场调制式永磁齿轮(Field Modulated Permanent Magnetic Gear,FMPMG)的齿槽转矩数理模型,进而得出与齿槽转矩相关的结构参数;提出了不同结构参数的优化修型方法,并借助有限元仿真(FEM)验证其有效性;通过仿真结果比对获得FMPMG的最优修型方法,有效减小齿槽转矩,并使FMPMG的动力学特性最优.  相似文献   
415.
吴和北  管会生  张瑀 《隧道建设》2015,35(2):191-196
盾构选型的合理性和关键参数的准确确定是盾构法工程施工成败的关键。针对成都地铁7号线火车南站至神仙树区间地质和水文特征,结合盾构对不同地层的适应性比较,论证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就盾构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盾构各个系统进行选型分析。在盾构推进阻力和刀盘回转阻力计算方法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地质参数,计算出该区间内最大的推进阻力为10 659 k N,最大刀盘回转阻力矩为4 072 k N·m;选取合适的储备系数,确定盾构最大推力和刀盘装备扭矩的建议值分别为26 648 k N和6 108 k N·m。最后通过与实际值进行对比,验证了盾构推力和刀盘驱动扭矩理论选型值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16.
重型车架螺栓扭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试验,分析并归纳了影响重型车架螺栓力矩的主要因素,包括螺栓(螺母)的装配方式、垫圈的型号、螺栓(螺母)与连接件的接触面积、被联接件表面粗糙度、螺栓孔径、层板间隙、环境、操作方法和使用工具等几个方面,同时在实际生产中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17.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转矩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运兵  陈华明  张光德 《汽车工程》2008,30(2):117-120,116
提出采用神经网络对发动机转矩进行估计的方法,以发动机台架性能实验所得数据为基础,在Matlab中建立了多种类型的神经元和层数的发动机输出转矩模型.在网络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训练方式,通过对不同模型的训练及结果分析,筛选出了估计精度和泛化能力都较为理想的模型,并以此模型进行了实际的转矩估计,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1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brake corner system to reduce brake torque variation in the brake judder problem. A numerical model for determining brake torque variation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Using this model, the brake torque variation for a given disc thickness variation was obtained in the time domain. The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was verified by a dynamometer test via the comparison of brake torque variation and loa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pad. To reduce the simulation time and cost required to determin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reduction in brake torque variation, a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constructed and used to determine both the brake torque variation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The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and dynamometer test were mod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deformed shape of the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These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verified to reduce the brake torque variation.  相似文献   
419.
任海 《汽车电器》2008,(2):7-12
目前,电动汽车研制的难点之一是传统电动机的转矩不够大,不得不使用变速机械来满足电动汽车起动和爬大坡的大转矩需求。本技术方案就是使用高于传统电动机常规电压的宽范围系列阶梯电压来驱动特制的轮毂电机车轮动力系统,以彻底解决当前研制电动汽车的这一难点,从而使现代电动汽车能早日大量使用,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420.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high-speed train subject to braking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moving element method. Possible sliding of wheels over the rails is accounted for. The train is modelled as a 15-DOF system comprising of a car body, two bogies and four wheels interconnected by spring-damping units. The rail is modelled as a Euler–Bernoulli beam resting on a two-parameter elastic damped found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ving train and track-foundation is accounted for through the normal and tangential wheel–rail contact forces. The effects of braking torque, wheel–rail contact condition, initial train speed and severity of railhead roughness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high-speed train are investigated. For a given initial train speed and track irregularity,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re is an optimal braking torque that would result in the smallest braking distance with no occurrence of wheel sliding, representing a good compromise between train instability and saf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