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0篇
  免费   688篇
公路运输   3596篇
综合类   5721篇
水路运输   739篇
铁路运输   795篇
综合运输   63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415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495篇
  2014年   797篇
  2013年   709篇
  2012年   811篇
  2011年   1006篇
  2010年   879篇
  2009年   738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807篇
  2006年   709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01.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gent-based approach to modelling individual driver behaviou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al-time traffic information. The driver behaviour model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re based on a behavioural survey of drivers which was conducted on a congested commuting corridor in Brisbane, Australia. Commuters’ responses to travel information were analysed and a number of discrete choice models were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drivers’ behaviour and their propensity to change route and adjust travel patterns. Based o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behavioural survey, the agent behaviour parameters which define driver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and pre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ir values determined. A case study implementing a simple agent-based route choice decision model within a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ion tool is also presented. Driver-vehicle units (DVUs) were modelled as autonomous software components that can each be assigned a set of goals to achieve and a database of knowledge comprising certain beliefs, intentions and preferences concerning the driving task. Each DVU provided route choice decision-making capabilities, based on perception of its environment, that were similar to the described intentions of the driver it represented. The case study clearly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roach and the potential to develop more complex driver behavioural dynamics based on the belief–desire–intention agent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802.
既有提速双线旅客列车扣除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双线自动闭塞区段单列旅客列车及复合客车组扣除系数的构成和影响因素。针对具体区段通过计算机铺画满表运行图,采用图解法分析各种因素对客车扣除系数和通过能力影响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扣除系数随追踪列车间隔的减小而增大,随旅客列车对数的增加而减小且呈线性变化趋势;扣除系数及其变化幅度与旅客列车速度成正比关系;扣除系数随提速客车比例的增加先增大后变小,但变化幅度不大。通过不同区段大量的模拟分析,得出不同客车速度、不同客车对数和不同追踪列车间隔下的扣除系数取值。  相似文献   
803.
铁路枢纽折角车流数值变化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解编车流作业规则和系统资源限制为约束,构造不同目标函数下铁路枢纽编组站作业分工数学模型,给出折角车流理论最大值和最小值及相应编组站作业分工方式及车流条件。基于折角车流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将外部车流环境视为一个动态的随机输入,以特定铁路枢纽为背景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和遗传算法计算不同条件下折角车流数值解。通过对模拟数据趋势变化比较分析,提出铁路枢纽运输组织不应过分追求折角车流最小等结论。  相似文献   
804.
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客观分析后发现,在以往事故分析中对人、车、路三因素间的关系分析不足。针对此问题,对道路事故处理中过多偏重驾驶员因素进行了原因分析,然后通过计算分析指出道路因素应占有更大的比例,在未来道路交通安全分析中应该重视道路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5.
最近的研究表明基于路径的交通分配算法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这些算法中,梯度投影算法(GP)由于其极高的计算效率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兴趣。但是研究同样表明GP算法在求高精度分配解时遇到了收敛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GP算法的理论基础及算法步骤,然后分析了算法产生收敛问题的关键原因,针对其高精度解不能很好收敛的问题,采用二分法改进了其中关键的步长确定策略,提出了改进的GP算法(IGP,Improved GP),并通过计算实例比较了GP和IGP的表现,分析了IGP的优势。并用计算实例证明IGP在求解高精度分配解和整体收敛速度两方面都优于GP。  相似文献   
806.
立交平做交通特性的微观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健  石京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6):103-107
立交平做作为一种交通组织方式。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实践中经常被运用。通过TSIS仿真实验,定量地研究了采用立交平做的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及其运行效果,进而探讨了立交平做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807.
铁路旅客周转量的改进等维新息模型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旅客周转量预测不仅影响铁路客运计划组织工作,它还体现了客运市场中铁路运输的市场控制力。针对灰色模型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滑动平均处理和对数化处理原始数据,并采用等维新息模型对铁路旅客周转量进行预测,通过与实际情况和GM(1,1)模型的预测效果的对比可以发现,该模型可以通过检验并且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08.
浙江苍岭隧道左线凝灰岩突水现象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发生在浙江苍岭隧道施工中发生在凝灰岩中的突水事故的成因、特点和主要控制因素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预测和防治。研究方法:根据发生突水事故的浙江苍岭隧道的现场地质观测资料,具体分析其形成的规模、位置、诱发因素以及地质条件,从地质工程的角度,对突水发生地段隧道的岩石组成、地质构造、现代构造应力场以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探讨,进而发现其规律和防治预测的特点。研究结果:苍岭隧道施工中发生的突水事故受到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活动特点的强烈控制,虽然凝灰岩本身不溶于水,但在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的构造,为地下水的运移和赋存提供了通道和场所,是造成突水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借助TSP-203^+地质超前预报预报系统,建立了苍岭隧道突水灾害的超前预报识别标志,提出了“先疏导排水、后注浆封闭”的突水防治措施。研究结论:对于隧道出现的土水灾害,首先要进行其工程地质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合理的防治是有效防治隧道灾害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809.
"一卡通用、一卡多用"是城市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便民、惠民的实事工程。结合武汉市IC卡应用现状,提出建设"一卡通"的几点建议:解决机制问题,统一技术平台,制定技术规范,加强资金的监管等。由于地铁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先进的,符合建设事业的IC卡应用技术标准的系统,并储备了大量的技术力量为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在轨道交通清分中心建设期间由地铁公司详尽研究和解决相关技术问题,为城市"一卡通"提供运营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810.
汪海生 《水运工程》2007,(8):98-100
橡胶坝是利用高强度合成纤维做受力骨架、内外涂敷合成橡胶制成胶布、锚固在基础上形成的柔性挡水建筑物,近年来在城市综合治理中应用十分广泛。文章着重介绍南淝河船闸、橡胶坝工程设计的技术特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工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