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3篇
  免费   475篇
公路运输   2920篇
综合类   5453篇
水路运输   377篇
铁路运输   467篇
综合运输   66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666篇
  2013年   588篇
  2012年   673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794篇
  2009年   683篇
  2008年   675篇
  2007年   729篇
  2006年   656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1.
为了分析城市道路环境下高度自动驾驶中非驾驶相关任务和接管紧迫度对接管绩效的影响,基于驾驶模拟器设计了自动驾驶紧急接管场景并开展驾驶模拟试验,接管请求时间分别设定为3,4,5 s,非驾驶相关任务为读新闻、看视频、玩游戏,自动驾驶车速为50 km·h-1,试验中共招募了49名被试(男性30名,女性19名),被试的平均年龄为31.06岁(标准差为7.1岁),驾驶人在自动驾驶阶段始终执行非驾驶相关任务,听到接管请求提示后需要接管车辆的控制权,并实施紧急避让操作。研究结果表明:在紧急接管情况下,接管紧迫度对合成加速度和最小TTC有影响,而对接管时间无影响,与5 s的接管请求时间条件相比,3,4 s的接管请求时间条件下的合成加速度明显增加,而最小TTC则随接管请求时间的减少而降低;非驾驶相关任务对接管时间和最小TTC有影响,而对合成加速度无影响,与无非驾驶相关任务相比,非驾驶相关任务会显著增加接管时间和降低最小TTC;碰撞几乎都发生在3 s和4 s的接管请求时间下,5 s的接管请求时间能够基本保证接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12.
三维路网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了快速高效地获取包括路网在内的地表三维模型,可以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并设计相应的三维路网提取方法。在对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模型、道路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路网提取方法。首先,对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针对三维路网提取的航空摄影策略和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真实三维模型的构成,并结合道路在材质、形态等方面的特殊性提出了可用于道路提取的三维模型特征。然后,以三维模型中的三角面片为处理对象,开展了相关分割方法研究,消除存在混合地物的面片。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和面片的多种特征,进行了道路面片识别。最后,设计了道路面片三维连接方法和道路边缘三维修正方法,实现了面片间的连接以及道路边缘的有效修正。此外,还以北京某地区为例开展实际数据采集、三维建模和三维路网提取试验,介绍了倾斜摄影、控制点验证点数据采集以及三维模型的采集和生产过程;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路网提取试验,得到了该区域的三维路网数据成果,并从定性和定量2个角度对成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上提取路网信息,其平面和高程的精度均可满足一般导航等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13.
可预期灾害中紧急疏散效率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疏散交通管理能力对疏散撤离效率有较大影响。本文从需求预测、路网供应、应急管理、灾害恢复四个层面,对现存的应急疏散交通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分别提出改善建议以提高灾害条件下应急交通疏散能力。  相似文献   
214.
我国城市非机动道路内的交通现象通常为电动自行车与人力自行车混合行驶状况,车速离散是该类道路内交通流的重要特征。结合杭州市的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混合非机动交通流车速离散特性,分别建立车速离散特性评价参数与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归一化车速离散度分别与各影响因素成线性回归关系;除电动自行车比例因素之外,车速变异系数与其它各因素成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215.
为解决中心城区道路拥堵问题,分析了城区交通拥堵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中心城区路网优化策略。以沧州市中心城区为例,详细阐述了其路网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和路网布局,最终得出沧州市中心城区路网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16.
钱盈  刘兵  张小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1):34-36,45,I0004
介绍了武汉市三环线武黄立交新增匝道的设计思路、方案调整及匝道车道数研究。通过分析新增匝道建设的主要受控因素,提出了三环线到达及驶离网球中心停车场不同路径的匝道方案,并从多方面对匝道方案进行综合比选。  相似文献   
217.
周跃  钱鑫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4):75-79,M0010,M0011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高架桥梁、轨道交通、下穿隧道等市政交通项目应运而生,而这些新增交通项目与现状地面道路、河道以及市政管线等构筑物的空间冲突,导致城市中小桥梁建设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如何合理地解决市政工程中小桥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工程设计实例提了几点相应的解决思路。从造价、经济、使用管养安全等角度,确定合适的管线过桥组合方案;对于处于平面交叉口处的变宽桥梁,应综合考虑美观、经济、实施简单等方面确定最合理的设计方案;与地下工程有关联的市政工程中小桥需沟通多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218.
针对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车道边的交通组织方式进行研究,结合车站的整体建筑布局、周边路网、交通量等提出了简单、实用和高效的交通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2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举行的大型活动越来越多。大型活动产生突增交通量造成周边地区的交通拥挤,而分析大型活动带来的交通拥挤则是以对大型活动的交通调查为基础的。以长春市南岭体育场周围的道路交通系统为基础,对举行足球比赛产生的观众到达高峰和离开高峰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通过问卷的方式对观众出行方式及其他与此活动相关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0.
Subnetwork analysis is often used in traffic assignment problems to reduce the size of the network being analyzed, with a corresponding decrease in computation time.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network design, second-best pricing, or other bilevel problems in which many equilibrium runs must be solved as a subproblem to a master optimization program. A fixed trip table based on an equilibrium path flow solution is often used, but this ignores important attraction and diversion effects as drivers (globally) change routes in response to (local) subnetwork chang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pproach for replacing a regional network with a smaller one, containing all of the subnetwork, and zones. Artificial arcs are created to represent “all paths” between each origin and subnetwork boundary node,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set of equilibrium routes does not change. The primary contribution of the paper is a procedure for estimating a cost function on these artificial arcs, using derivatives of the equilibrium travel times between the end nodes to create a Taylor series. A bush-based representation allows rapid calculation of these derivatives. Two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these derivatives are presented, one based on network transformations and resembling technique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resistive circuits, and another based on iterated solution of a nested set of linear equations. These methods are applied to two networks, one small and artificial, and the other a regional network representing the Austin, Texas metropolitan area. These demonstrations show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in accuracy as compared to using a fixed table, and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