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49篇 |
免费 | 120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848篇 |
综合类 | 3723篇 |
水路运输 | 727篇 |
铁路运输 | 653篇 |
综合运输 | 50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1篇 |
2024年 | 138篇 |
2023年 | 124篇 |
2022年 | 193篇 |
2021年 | 234篇 |
2020年 | 210篇 |
2019年 | 193篇 |
2018年 | 184篇 |
2017年 | 227篇 |
2016年 | 285篇 |
2015年 | 280篇 |
2014年 | 423篇 |
2013年 | 431篇 |
2012年 | 379篇 |
2011年 | 471篇 |
2010年 | 436篇 |
2009年 | 344篇 |
2008年 | 327篇 |
2007年 | 435篇 |
2006年 | 355篇 |
2005年 | 211篇 |
2004年 | 150篇 |
2003年 | 112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117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由于QAR参数波动的后果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因此分析人员容易忽视其危险性而使其发展为不利事件。针对该问题,提出运用QAR参数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建立QAR参数波动与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构建基于二次指数平滑-灰色关联法的关联度预测模型,进一步明确QAR参数波动与事件之间关系的动态变化趋势。运用实际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表明结论符合实际,该模型科学合理,可以用于QAR参数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72.
73.
为深入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和实现"全域旅游"目标,推动旅游与交通深度融合发展,需做好旅游交通体系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分析旅游交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旅游交通融合发展的理念。将福建省作为案例,针对福建旅游交通网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快旅慢游"旅游交通体系的建设目标、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依托高铁、民航、邮轮和公路等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提出了"一带三环多放射"旅游交通"快旅"通道的发展思路;通过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规划了"慢游"微循环旅游交通的发展方案,构建了福建省多层次、综合立体的旅游交通体系发展新格局。以期通过福建省旅游交通融合发展案例研究,为其他省市旅游交通融合发展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4.
75.
多货物品种集装化运输的优化调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数学模型描述了供应商根据某一用户在各个不同时间段内对不同货物的需求量情况,利用各种不同型号的箱体进行分时段货物发送的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求得能够使运输成本和存储成本达到最小的货物发送方案,该问题是一个由批量问题和拼箱问题所组成的复合问题。就此问题,提出了一种三阶段算法。通过理论分析,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76.
我国道路客运业的现状及发展对客车制造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道路客运业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指出道路客运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客运经营主体的资质、经营管理水平等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道路客运业的发展对客车制造企业提出了更多要求,但二者又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77.
以广州市亚洲运动会ITS(“十一五”)发展规划为背景,提出了既满足亚运交通,又满足广州未来交通发展要求的ITS发展规划方案。在分析广州城市和交通发展对ITS的要求.广州市交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广州市ITS的需求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了“便捷亚运,畅通广州”的总体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发展框架。提出重点建设ITS共用信息平台等8个ITS子系统项目,并对各个项目进行了具体规划。 相似文献
78.
运用经济杠杆长效治理超载超限运输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分析了经济利益贯穿的货主—运输业户—车辆生产、改装厂家的超载超限运输链条的成因、现状和危害;提出了要从以核定载质量为依据转而以货车实际总重和轴载限额为依据对货车实施计重收费的思路,通过区别对待,体现公平,分步推进,累积治理,实现运用经济杠杆,达到长效治理超载超限运输的目的;阐述了江苏、河南、青海等省份实行计重收费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以及他们推广的安排;提出在计重收费方法以及低速动态轴载称重设备精度、可靠度和价格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9.
80.
李志轩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1,24(2):1-2
阐述了国外电力机车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电力机车生产的现状,指出电力机车制造企业要占领市场,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实力,大力提升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